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律尺的意思、律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律尺的解释

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以黄钟律的管长为准,以累黍为法。相传 黄帝 命 伶伦 造律之尺,一黍之纵长,命为一分,九分为一寸,共计八十一分为一尺,是为律尺。以黍粒横排,则百粒为一尺,相当于纵黍八十一粒。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初, 仁宗 命 李照 改定大乐……公上疏论律尺之法。”参阅 明 朱载堉 《律吕精义·审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律尺”是古代中国用于制定乐律的标准度量工具,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1.基本定义

律尺是以黄钟律的管长为基准制定的度尺,通过“累黍法”确定长度单位。具体方法为:将黍粒纵向排列,一粒黍的纵长定为1分,9分为1寸,81分(即9寸)为1尺,称为“纵黍律尺”。若横向排列黍粒,则100粒为一尺,相当于纵黍81粒的长度。

2.历史渊源

相传黄帝命乐官伶伦创制律尺,用于规范音律。宋代文献记载,李照曾受命改定大乐,涉及律尺的调整,苏轼在《范景仁墓志铭》中提及此事。明代朱载堉的《律吕精义·审度》进一步考证了其原理。

3.功能与应用

律尺不仅是度量工具,更是古代礼乐制度的核心标准,用于校准乐器音高、统一音律体系。其长度与黄钟律管(十二律之首)的管长直接关联,体现了“以度审声”的声学原理。

4.引申含义

现代语境中,“律尺”偶被引申为“严守规范、公正不偏”的象征(如成语用法),但此义项多见于非权威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律尺是融合度量与音律的古代标准器,反映了中国早期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若需进一步了解其数学原理或历史争议,可参考《律吕精义》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律尺的意思

律尺是一个词语,它的意思是指评判或衡量事物的标准或规则。

拆分部首和笔画

律尺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彳(chuò)部,右边是木(mù)部。它共有5个笔画。

来源

律尺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官员和法官使用律尺来测量和决定合适的惩罚或处罚。

繁体

律尺的繁体字为律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律尺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不同。例如,律字的上方加一个忄旁,表示其与法律有关;尺字的上面有一个小横,表示这是测量或衡量的工具。

例句

1. 这个国家的法律律尺非常严格,确保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2. 他的行为违反了伦理律尺。

组词

律尺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新的词语,如律法、律师、量尺等。

近义词

与律尺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标准、规则、准绳等。

反义词

与律尺意思相反的词语有任性、不拘一格等。

别人正在浏览...

白猨邦贼宝髻卑困参光缠门缠户成言彻贫槌牛出死入生怠废耋耄迪斯科多花鹅鞴法集反围攻服诵感光告飨格涩画荆挥弓火官憍婬禁殿衿灵箕帚之使款表愧怕泐潭利滚利门衡明昭悯切捏舌匏樽帕头拚死坯冶强凫变鹤谦雅前言迁莺出谷生庚手剳丝锥松音诉白谈说谈无梼树天津桥温馥五云车暇遑消任小意思消灾谢家轻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