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overnment office]
(2) (旧时公务人员办理政事的处所 b)
(3) ∶负责处理国家某方面事务的机关
海关公署
专员公署
古代官员办公的处所。后多以称公务员等办公的处所。 唐 韩偓 《寄远》诗:“孤竹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单。”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忽一日,杂役兵士於公署壁题之曰:‘无了期,无了期!营基纔了又仓基!’”《清史稿·礼志五》:“﹝ 嘉庆 ﹞十年,帝……復以祭器乖误,革 盛京 礼部侍郎 世臣 职。因諭‘ 丰 沛 旧都,大臣不应忘却’。下其諭各公署,其重祀如此。” 沉从文 《失业》:“那县公署传达会打官腔说你‘延误公事’。”
公署,作为汉语词汇,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主要指向政府机关或官员办公的场所。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政府机关办公处): “公署”最核心的含义是指政府机关办理公务的处所或官署。它强调的是该场所的公共属性和官方职能。例如,地方政府机关、特定行政部门的办公地点均可称为“公署”。这个释义体现了其作为国家行政权力运作具体空间载体的性质。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历史渊源与旧时用法(官署、衙门): 在历史语境中,“公署”常等同于“官署”或“衙门”,指古代或旧时官员处理政务的机构及其所在地。它承载着传统行政体系的印记,是行使统治和管理职能的物理空间。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现代应用与特定机构名称: 在现代汉语中,“公署”一词仍在使用,有时会出现在特定政府机构的正式名称中,用以强调其官方性质和行政级别。例如,“行政公署”曾是中国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此外,一些具有官方背景的驻外机构也可能使用“公署”命名,如“专员公署”。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相关术语辨析(“公廨”): 需要注意与“公廨”的区别。“公廨”在古代也指官署,但更侧重于指称官署的房舍、建筑物本身,有时也指官府所有的田地或钱款(如“公廨田”、“公廨钱”)。而“公署”则更侧重于指代作为行政实体的机构及其办公地点。来源: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
“公署”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指代政府机关或官员办理公务的正式场所,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和官方色彩,其含义从古至今虽有延续,但在具体指代和应用上随时代发展而有所侧重。
“公署”是汉语词汇,指公务人员办理政事的处所或特定行政机关,其含义可分为以下两类:
古代含义
原指官员的办公场所,如唐代韩偓《寄远》诗中提到的“孤竹亭亭公署寒”()。旧时用法不涉及上下级关系,仅表示公务人员处理事务的场所。
现代含义
现多指上级政府派驻地方的办事机关,例如:
公署多用于正式名称或历史文献中,如“外交部驻港公署”“唐代公署”等,需结合语境理解具体指向。
半蟾边果褊局毖宁不遗余力仓帑蟾阁镜超捷尺田寸宝冲慎大含细入大猩猩登荐玷秽防弭奋发風監浮萍富室子附向干船坞干槁高鹗过逾谷芽害臊黑郁洪胤懽笑秽廉剑函精打光精义鞠拱鞫谳凯乐科斗篆郎将离磬刘熙载梅诸蒙须棉田弄珠青精饭罄壤穷核渠堰三炎哨官水仙子苏活铁胆庭阙通常剸诸纨裤笑侮下锹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