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剑函的意思、剑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剑函的解释

剑匣。《礼记·少仪》“剑则启櫝” 唐 孔颖达 疏:“櫝,剑函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剑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剑"和"函"两个单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盛放或容纳剑的器具,即剑鞘。以下从权威汉语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并附参考来源:


一、字义解析

  1. 剑(jiàn)

    • 本义:古代兵器,长条形,前端尖,两边有刃,安有短柄。《说文解字》释:"人所带兵也。从刃,僉声。"
    • 引申义:象征武力、侠义或决断力,如"剑客""剑胆琴心"。
  2. 函(hán)

    • 本义:匣子、封套。《说文解字》释:"舌也。象形。肣,函或从肉、今。"(注:后引申为容器)
    • 在"剑函"中特指容纳物品的匣子,如剑鞘、书函等。

组合义:"剑函"即"剑之函",指专门用于收纳剑的鞘或匣,强调其保护、容纳功能。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剑函:剑鞘。函,匣子。

    例:《晋书·张华传》载"宝剑函中,龙光射斗牛之墟",以"函"喻剑鞘。

  2. 《辞源》(商务印书馆)

    函:泛指容器,特指封套、匣子。如"剑函""石函"。

    剑函:即剑室,古称剑鞘。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函:名词,匣子。如"剑函""镜函"。

    剑函:藏剑之匣,同"剑鞘"。


三、文化延伸与文献用例


四、字形演变参考


参考资料(依据权威出版物,未提供虚构链接):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
  4.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5. 《史记》,[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年。

网络扩展解释

“剑函”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剑函指剑匣,即用于收纳或保护剑的盒状器具。该词源自古代文献,常用于描述剑的存放方式。

二、词源与文献依据

  1. 古典出处
    《礼记·少仪》中提到“剑则启櫝”,唐代学者孔颖达在注释中明确:“櫝,剑函也。”。这里的“櫝”即指剑匣,表明“剑函”一词在唐代已有明确释义。

  2. 字形结构

    • 剑(左右结构):古代兵器,长条形,两侧有刃。
    • 函(半包围结构):本义为匣子或封套,引申为容纳、包含。

三、发音与用法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礼记》相关注释或古代兵器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扳罾法保管搏狩层标长列成活率宸阶楚纩窞处当着矮人,别説矮话倒除大篇迭踵动能定理对接恶声恶气番商敷同告引隔絶孤怀害夏花甎隳名娇脆驾头进犯京原铁路卷扬机客车老狯溜晃李王名师民选末坐南直秾秾弄姿青斾秋物屈心曲言上街蛇无头而不行石罅螫蝎寿阳妆睡语硕壮傥使堂帖子天维铁人三项帏帽危微精一汶阳川向荣系挛信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