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署的意思、公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署的解釋

(1) [government office]

(2) (舊時公務人員辦理政事的處所 b)

(3) ∶負責處理國家某方面事務的機關

海關公署

專員公署

詳細解釋

古代官員辦公的處所。後多以稱公務員等辦公的處所。 唐 韓偓 《寄遠》詩:“孤竹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單。” 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忽一日,雜役兵士於公署壁題之曰:‘無了期,無了期!營基纔了又倉基!’”《清史稿·禮志五》:“﹝ 嘉慶 ﹞十年,帝……復以祭器乖誤,革 盛京 禮部侍郎 世臣 職。因諭‘ 豐 沛 舊都,大臣不應忘卻’。下其諭各公署,其重祀如此。” 沉從文 《失業》:“那縣公署傳達會打官腔說你‘延誤公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公署,作為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含義和用法,主要指向政府機關或官員辦公的場所。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政府機關辦公處): “公署”最核心的含義是指政府機關辦理公務的處所或官署。它強調的是該場所的公共屬性和官方職能。例如,地方政府機關、特定行政部門的辦公地點均可稱為“公署”。這個釋義體現了其作為國家行政權力運作具體空間載體的性質。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曆史淵源與舊時用法(官署、衙門): 在曆史語境中,“公署”常等同于“官署”或“衙門”,指古代或舊時官員處理政務的機構及其所在地。它承載着傳統行政體系的印記,是行使統治和管理職能的物理空間。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現代應用與特定機構名稱: 在現代漢語中,“公署”一詞仍在使用,有時會出現在特定政府機構的正式名稱中,用以強調其官方性質和行政級别。例如,“行政公署”曾是中國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此外,一些具有官方背景的駐外機構也可能使用“公署”命名,如“專員公署”。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4. 相關術語辨析(“公廨”): 需要注意與“公廨”的區别。“公廨”在古代也指官署,但更側重于指稱官署的房舍、建築物本身,有時也指官府所有的田地或錢款(如“公廨田”、“公廨錢”)。而“公署”則更側重于指代作為行政實體的機構及其辦公地點。來源: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務印書館。

“公署”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指代政府機關或官員辦理公務的正式場所,具有鮮明的公共性和官方色彩,其含義從古至今雖有延續,但在具體指代和應用上隨時代發展而有所側重。

網絡擴展解釋

“公署”是漢語詞彙,指公務人員辦理政事的處所或特定行政機關,其含義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基本定義

  1. 古代含義
    原指官員的辦公場所,如唐代韓偓《寄遠》詩中提到的“孤竹亭亭公署寒”()。舊時用法不涉及上下級關系,僅表示公務人員處理事務的場所。

  2. 現代含義
    現多指上級政府派駐地方的辦事機關,例如:

    • 行政公署:省、自治區在專區設立的派出機構();
    • 廉政公署:專司反腐敗的獨立機構(如香港廉政公署);
    • 外交部駐外公署:如外交部駐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區公署()。

二、延伸說明

三、應用場景

公署多用于正式名稱或曆史文獻中,如“外交部駐港公署”“唐代公署”等,需結合語境理解具體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百不一遇弁首并辔不單草堂秤量鋤草啜涕鉏頭打抹宕子遞年都保正杜仲放鹢翻撷峯峻豐衣足食紛糺符印該備刮剗浩氣凜然畫迹花鈴骅骝火絨草虎珀僥歡繳送解攜進啖靜嘿槿豔枯敗袴褶吏額磷淄輪尺眉棱男子蹑跟批條氣根射飛逐走時貢失鄉説頌俟命悚側速殄檀床襢衣橢圓微繳吻螭五衰巷泣枭色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