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精义的意思、精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精义的解释

[succinct contend and principles] 精辟的义理

深得此中精义

详细解释

精深微妙的义理。 晋 曹摅 《思友人》诗:“精义测神奥,清机发妙理。” 宋 王安石 《谢手诏索文字表》:“绍明精义,允属休辰。”《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其理本来易明,都被 宋 以后的三教子孙挟了一肚子欺人自欺的心去做经注,把那三教圣人的精义都注歪了。”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世故三昧》:“‘世故’深到不自觉其‘深于世故’,这才真是‘深于世故’的了。这是 中国 处世法的精义中的精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精义

指事物蕴含的深刻、精微的要义或核心思想,强调对本质内涵的精准提炼与深刻理解。该词由“精”(纯粹、深刻)与“义”(道理、含义)复合构成,常见于学术、哲学及文化语境中,用以描述对经典、理论或思想的高度凝练与阐释。


一、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精微深奥的道理”,强调其超越表面含义的深层思想性。

    :钻研古籍,须得其精义。

  2. 《汉语大词典》

    释为“精辟的义理”,突出对核心逻辑的精准把握。

    :此文虽短,然精义纷呈。


二、语义演变与构词逻辑


三、经典文献用例

  1. 《周易·系辞上》: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指深入理解微义以达实践,奠定该词的哲学基调。

  2. 清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以“精义”批判理学空疏,主张回归经典本义。


四、现代应用场景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1994.
  3.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
  4. 王力.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1999.
  5. 孔颖达. 《周易正义》. 中华书局, 2009.
  6.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中华书局, 1982.

网络扩展解释

“精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精深微妙的义理或内涵,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提炼。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该词由“精”(精粹、精微)和“义”(道理、内涵)组成,表示事物中蕴含的深刻意义或核心思想。例如《老残游记》中提到“三教圣人的精义”,即指宗教思想中的精髓。

  2. 内涵与特点

    • 超越表面:不仅指字面意思,更需通过深入思考才能领悟深层逻辑。
    • 系统性:常与经典文献或理论体系相关,如宋代王安石曾用“绍明精义”表达对典籍核心的阐释。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学术、哲学或文学领域,例如:

    • 分析古籍时探讨“《周易》精义”;
    • 评价理论“深得此中精义”。
  4. 经典例句

    • 晋代曹摅《思友人诗》:“精义测神奥,清机发妙理”;
    • 清代小说《老残游记》批评后人曲解“精义”。
  5. 注意事项
    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避免与“精华”“精要”等近义词混淆——前者侧重抽象义理,后者多指具体内容的提炼。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艾孀案览凹洞苞米虣虐餐松啖柏长头儿称谀大鸿迭地斗阚度古反心福底儿股利郭伋待期赫烈横逝喉唇蝗孽货畚噭号教泽齎贷解倒悬杰伟鯨飲酒晕糚脊椎骨絶妙好词巨口克躬渴涸恐猲苦夏累纸怜才莲锷脸无人色陵壑领纸林壑趣排陈颇缘锓梓齐全岐阳之搜赸不答升殿省司视保税驾束如牛腰琐墀踏桨船堂断淌眼抹泪杇墁五言绝句响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