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恭德的意思、恭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恭德的解释

(1).谦恭的品德。《国语·晋语九》:“昔先主 文子 少衅於难,从 姬氏 於公宫,有孝德以出在公族,有恭德以升在位。”

(2).大德。《旧唐书·孝友传·崔沔》:“俭,德之恭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恭德,而君纳诸恶,无乃不可乎!”按,此引自《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恭德,作“共德”。 俞樾 《群经平议·春秋左传一》:“ 杜氏 不释‘共’字,共当读为洪……下文又曰‘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犹云有大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恭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谦恭的品德
    指个人在言行中表现出的恭敬、谦逊态度,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礼仪的结合。例如《国语·晋语九》提到“有恭德以升在位”,说明恭敬的品德是立身处世的重要基础。

  2. 大德
    广义上指高尚的德行或重要的道德准则。如《旧唐书》引《左传》内容时提到“先君有恭德”,将“恭德”与“节俭”等美德关联,体现其作为核心道德规范的意义。

二、延伸解析

三、古籍与权威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二

恭德的意思

恭德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非常恭敬和尊重之意。它取义自儒家经典《尚书大传》中的“恭敬威仪,尊德敬业”,强调了人们应该对待他人和事物时要恭敬有礼,尊重他人、尊重道德规范和职业精神。

拆分部首和笔画

恭(gong)字的部首是心字旁,总共有8个笔画;德(de)字的部首是彳字旁,总共有9个笔画。

来源

《尚书大传》又称《大传》,是儒家经典之一,里面蕴含着儒家礼仪与道德观念。恭德一词来源于这本经典,并被广泛引用于汉语中,成为形容人们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态度的词语。

繁体

恭德的繁体字是「恭德」,与简体字写法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恭(gong)字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而德(de)字的写法稍有不同,其上部分多画成一道横线。

例句

1. 他对长辈非常恭敬,言谈举止都有恭德之风。
2. 她一心致力于慈善事业,展现了恭德的精神。

组词

恭敬、敬重、恭顺、敬业

近义词

尊重、敬重、尊敬

反义词

粗鲁、不敬、不恭

别人正在浏览...

爱惜白扯百折千回版舆本银鄙称不可胜计钗泽大杖则走电驰调笛刁婆督厉贰令泛淘淘丰获嘎巴睾然耕牧乖蹇归附悍顽浩宕耗涸好日头荷屋花粉混吾加盖讲礼酒船台酒肴裤裆亮盒子摇联肩灵娥溜槽六丁黑煞离位陇城忙叨叨名称樵路峭严求和热心肠撒货善谈石城汤池石根双鈎孰食松梯梯己钱桐城派闻鸡仙风道气先猷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