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mit to the authority of another] 归顺,依服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
归顺,依附。 汉 王充 《论衡·定贤》:“以人众所归附,宾客云合者为贤乎?” 宋 陆游 《上二府论事札子》:“恐啟宽贷之路,无以慰归附之人。”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天王诏旨》:“何况尔民新归附,前遭妖毒陷害深。” 郭沫若 《<孔雀胆>后记》:“ 郑回 常劝 异牟寻 归附中国, 异牟寻 终竟听了他的话。”
“归附”指归顺、依附,通常指个人或群体主动投靠并服从于某一势力、政权或领袖。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释义
指原本不属于某一方的势力或个体,因认同其权威而主动加入并效忠。如《资治通鉴》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描述江东豪杰归顺孙权的场景。
出处与用例
反义词与语境
反义为“背离”“叛离”,如《五代史平话》中“归附”与“背离”形成对比。多用于政治、军事语境,如部族归附中央政权或人才投靠明主。
用法说明
现代多用于历史或文学描述,强调主动性和道义选择,如“新归附的部落需妥善安抚”。
归附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归顺、投靠。形容一个人或一伙人主动接受别人的领导或屈从于某种势力之下。
归附的部首是彳(chì)和阜(fù),它有12个笔画。
归附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孝安帝纪》:“班超既诈降,其党皆欲相代以求安乐故客长归附,人情由此大杂。”
归附的繁体字为「歸附」。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存在变异,归附这个词也有多种不同的古字形。比如:“傀”、“匱”、“皇帝”等,这些字形代表了古代人们对归附概念的不同诠释。
1. 他们原本是敌对派系,但最终决定归附中央政府。
2. 无论你如何抵挡,迟早会被迫归附于他的权威之下。
1. 归顺
2. 投靠
3. 屈从
1. 从属
2. 服从
3. 依附
1. 反叛
2. 抵抗
3. 独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