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干戾的意思、干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干戾的解释

谓触犯法令而获罪。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著议第六》:“以 孔子 之为儒,而不高语前哲王,恐蔑本朝以干戾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干戾”是古代汉语中的法律术语,指因违反法令而获罪的行为。《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时释为“触犯法令而致罪责”,其中“干”指冒犯、触犯,“戾”指罪过、乖张。例如《唐律疏议·名例》中载“诸犯罪已发及已配而更为罪者,各重其事”,其疏议部分多次使用“干戾”强调对再犯行为的追责。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干”在先秦文献中已有“冒犯”义项,《左传·文公五年》有“宁俞不干赏”之例;“戾”本义为弯曲,引申为违背法度,《诗经·小雅·节南山》云“昊天不傭,降此鞠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此处“戾”即指灾祸罪孽。两字组合后特指法律层面的犯罪行为,常见于宋元司法文书,如《宋刑统·户婚律》记载“诸脱户者,家长徒三年,里正干戾杖六十”。

该词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已鲜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法制史文献时仍具重要学术价值。《中国法制史大辞典》指出,“干戾”概念反映出中国古代“连坐追责”的立法特点,其适用范围涵盖官吏渎职、户籍管理、赋税征收等多个领域,是研究传统社会法律实施的重要语料。

网络扩展解释

“干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触犯法令而获罪”。以下是详细解释和相关信息:

1.基本释义

2.使用场景

3.例句参考

4.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清代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世盗名半老徐娘柄政赤盖蚩妄出有入无打呼大穰的历都卢镝锋鼎槐顿河蛾贼反对判断雰气附抄驸驾斧斨富泰府望规肆归投鸿熙湖枭瓠子歌继电器今且尽然炯迹伉急空凿矿石机魁俉琅简陋素沦隐倮裎弃朝让步三堵墙市令室如县罄手镐思而不学则殆夙搆索漠檀印踏石田租同学究颓漏委府缊缕鲜翠香菌响器消闷小业主亵衣细柳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