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文帝 时, 周亚夫 为将军,屯军 细柳 。帝自劳军,至 细柳营 ,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使使者持节诏将军, 亚夫 传令开壁门。既入,帝按辔徐行。至营, 亚夫 以军礼见,成礼而去。帝曰:“此真将军矣!曩者 霸上 , 棘门 军,若儿戏耳!”见《史记·绛侯世家》。后遂称军营纪律严明者为 细柳营 。 细柳 ,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南。 唐 李嘉祐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诗:“ 棠梨宫 里瞻龙衮, 细柳营 前著豹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纷纷将士愿移家, 细柳营 中起暮笳。”亦省作“ 细柳 ”。 南朝 陈 徐陵 《为始兴王让琅玡二郡太守表》:“自 甘泉 通水, 细柳 屯兵,旁带戎臣,颇同疆埸。”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已遣严兵营 细柳 ,更教长剑倚 扶桑 。” 清 毛师柱 《兵过》诗:“军容同 细柳 ,知不负君恩。”
“细柳营”是源自汉代的历史典故,现多用于形容纪律严明的军营或治军严谨的典范。以下是详细解释:
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入侵边境,周亚夫奉命驻军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文帝亲往劳军时,至霸上、棘门两处军营皆可长驱直入,唯独至细柳营时,因无军令被拒之门外。即使文帝出示符节,仍需按军营规定“按辔徐行”,周亚夫更以军礼而非君臣礼相见。文帝感叹:“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现代语境中,该词偶尔被引申为“灵活应对”之意(如),但此用法非主流,传统解释仍以“纪律严明”为核心。
细柳营位于汉代长安附近,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是汉代重要军事驻地。
细柳营通过历史事件,成为中华文化中“严明纪律”的经典符号,常用于文学、军事等领域,强调规则与秩序的重要性。
细柳营是一个地名,它指的是一个以柳树为主的军营或野外营地。在这个地名中,"细"是部首,"柳"是左边的笔画。
细柳营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具体的出处不详。在汉字的繁体字中,细柳营的"细"字可能会写成「細」,"柳"字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细柳营中的字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会有变化。例如,"细"字可能会写成「細」,"柳"字可能会写成「柳」。具体的写法可以根据历史文献进行查找。
1. 在细柳营里,士兵们如影随形地训练着。
2. 细柳营一角有美丽的柳树林。
细柳营的相关词语:
1. 细枝繁叶
2. 柳树林
3. 军营
4. 野外营地
细柳营的近义词可以是:
1. 柳荫下的营地
2. 柳树阵营
细柳营的反义词可能是:
1. 粗木屯
2. 石头堡
保民倍年北平边险弼违仓玉长虑却顾禅意成戒冲飙椎胸顿足错处大印德义对角线斐然成章冯国璋风前烛风疏凤扆浮实公积金栱桷鬼夜哭豪异合羣加倍机丝纠缭九县集约齎运菊节棱郭柳箭露酒马祖煤炸糜粉暮景残光内疚神明啌咚倾杯筇杖劝慕缺货融朗森蔼石道述职四衢八街塑身谈羡田客铁算盘罔沕翫习香茶木樨饼香氛小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