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斧斨的意思、斧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斧斨的解释

泛指各种斧子。《诗·豳风·七月》:“取彼斧斨,以伐远扬。” 毛 传:“斨,方銎也。”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杀贼表》:“斧斨欲加而先折,鍼石未攻而自溃。”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高白松》:“不怕雪霜侵玉瘦,却愁雷雨化龙驤。异材詎肯资梁栋,灵梦还能避斧斨。” 明 何景明 《皇告》诗之二:“既加斧斨,屡罹兇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斧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斧斨(fǔ qiāng)泛指各种斧子,特指古代用于砍伐的工具。其中:

二、文献引用与用法

  1. 《诗经·豳风·七月》提到:“取彼斧斨,以伐远扬”,描述用斧斨修剪桑树枝条的场景,体现其作为农具的实用功能。
  2. 成语“破斧缺斨”出自《尚书·周书》,原指战争中兵器破损,后引申为付出重大代价。例如清代方苞在《周公论》中引用:“衮衣绣裳,驻大师于徐兖之间,俾东夏无摇心。”

三、延伸含义

在古代文学中,“斧斨”有时被赋予象征意义:

四、相关词汇

需注意与“斧锧(fǔ zhì)”区分,后者指古代刑具(如铡刀),与“斧斨”无直接关联。

“斧斨”本义为两类斧子,后泛称斧类工具,既有实际劳动用途,也在文学中承载历史与文化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斧斨》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斧斨是指用斧头劈砍的动作或积极进攻的表现。它常常被用来形容力量强大和无可阻挡的行动。这个词也可以比喻为直接而有力的言辞或行为方式。 拆分部首和笔画: 《斧斨》这个词是由两个部首组成的:力(力量的象征)和斉(斧头的象形字)。它总共有9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斧斨》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它最早出现在《公羊传》一书中,用来表示剿灭德行恶势力的执法行动。简体字中的《斧斨》在繁体字中保持了相同的形状和意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斧斨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在西汉张芝的《说文解字》中,斧斨的最早写法是斶斫。这个版本使用了更加复杂的连写形式。 例句: 他一斧斨下,木头立即被劈成两半。 他的批评言辞如同斧斨一般直接,让人无法回避。 组词: 斧斨可以与其他词进行组合,形成新的词组,如:斧斨声(劈砍时发出的声音)和斧斨状(形容行动有力而直接)。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砍劈、砍砍、劈劈和劈砍等。这些词都可以用来描述类似的行动或言辞。 反义词: 反义词包括和平、和解、妥协和屈服等。这些词表示相反的意思,与斧斨形成鲜明对比。 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帮到您!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