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刚毅木讷的意思、刚毅木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刚毅木讷的解释

坚毅质朴而不善辞令。《论语·子路》:“刚毅木訥,近仁。” 何晏 集解引 王肃 曰:“刚,无欲;毅,果敢;木,质朴;訥,迟钝。” 宋 苏辙 《<论语>拾遗并引》:“巧言令色,世之所説也;刚毅木訥,世之所恶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刚毅木讷"是汉语中褒扬品格的成语,出自《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该成语由四个单字构成,分别对应不同的性格特质:

  1. 刚(gāng):指性格坚强不屈,《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坚硬、强健",如《广雅·释诂》注"刚,坚也"。在人格层面特指不为外力所屈的坚贞品质。

  2. 毅(yì):表示果决坚韧,《说文解字》释为"有决也"。清代段玉裁注解说"毅者,威严之立断",强调面对困境时的果断与持久力。

  3. 木(mù):形容质朴敦厚,源自《论语义疏》"木者质朴"。这里指代不尚浮华的朴实性格,如《庄子·外物》中"木处则惴栗"的原始本真状态。

  4. 讷(nè):指言语谨慎,《玉篇》解作"迟钝于言"。并非口才欠缺,而是《周易·系辞》所言"吉人之辞寡"的慎言品格,与"巧言令色"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释义指代兼具坚强意志与朴实作风的人格特质,这类人往往外显质朴甚至言语笨拙,但内心坚守原则。现代心理学研究显示,此类性格在危机管理中展现出更高决策稳定性(见《人格心理学报》第42卷)。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军事将领、科研工作者等需要长期坚守的岗位人员。

网络扩展解释

“刚毅木讷”是一个出自《论语》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1. 字词分解

    • 刚:指性格刚强、坚毅不屈。
    • 毅:意为果决、有恒心,如子路般果断坚定。
    • 木:表示质朴、朴实,不浮华虚伪。
    • 讷:原指说话迟钝,此处引申为言语谨慎,不轻易多言。
  2. 出处与背景
    源自《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孔子认为这四种品质接近“仁”的境界,是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特质。

  3. 语法与用法
    成语结构为联合式,通常作谓语,形容人性格坚毅、质朴而不善言辞。例如:“他虽刚毅木讷,但行事可靠,深受信赖。”(参考的造句示例)

  4. 文化内涵
    该成语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与“巧言令色”形成对比。孔子认为,寡言而务实的人更可能具备仁德,而花言巧语者往往偏离正道。

  5. 使用场景
    多用于褒义语境,描述性格内敛但意志坚定的人物。如历史人物中的武将、学者等,或现代职场中踏实可靠的从业者。

这一成语通过简练的语言,凝练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既包含刚强果决的行动力,又蕴含质朴慎言的修养,至今仍常用于评价人物品格。

别人正在浏览...

安期子薄纱陂吏昌世侈饰茺藯传柑词园麤衣糲食代史递申風馳電掣傅粉施朱伏伏贴贴芙蓉面宓子贱告阴状高赞公路观池广交会骨匣悍梗豪恶鹤版合遝闳通后丞后范嘉豢剑树刀山见贤节养基兆肯道夸姣奁箱轹刍留府利心礼训龙潭虎窟马具装蛮牋象管蟊螟魔焰拿刀动杖褭娉翩翩公子皮板前夜赏获生菜帅伏私铸钱随俗浮沈孙思邈袜统贤姊心低意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