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麄衣糲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唐 李翱 《左仆射傅公碑》:“夫人麤衣糲食,与兵士妻女均好恶,用助公事。”《云笈七籤》卷一一五:“麤衣糲食之外,所得施诸贫病。”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分别》:“麄衣糲食心无歉,为亲老常怀悽惨。”
“麤衣糲食”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cū yī lì sh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指生活贫困或简朴,穿粗糙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其中:
该成语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如李翱《左仆射傅公碑》中记载:“夫人麤衣糲食,与兵士妻女均好恶,用助公事。” 此外,《云笈七签》也提到“麤衣糲食之外,所得施诸贫病”,强调将简朴生活外的财物用于救济他人。
类似成语有“恶衣粗食”(形容衣衫褴褛、食物粗糙),但“麤衣糲食”更侧重主动选择简朴,而非被动贫困。
该成语不仅反映物质匮乏,还隐含对精神追求的重视,常见于褒义语境,如赞扬清廉、克己奉公等品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扩展用法,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麤衣糲食是一个古老的汉字词汇,形容衣食简陋、粗糙的生活条件。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词的意思、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一些相关的词语。
麤衣糲食是一个成语,指的是人们的衣物简单粗糙,食物也简单凌乱。与现代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同,古代人们的生活往往是比较艰苦的。
麤(cū)字的部首是麦字旁,它由11个笔画组成。衣(yī)字的部首是衣字旁,由6个笔画组成。糲(lì)字的部首是米字旁,由15个笔画组成。食(shí)字的部首是食字旁,由8个笔画组成。
麤衣糲食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孟子·告子下篇》:“體有威倫,服如麤衣,食如糲食。”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古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在繁体字中,麤字和糲字的写法分别是麤和糲。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一些差异。现在的繁体字麤和糲就是古代汉字的写法。例如,麤字是由“麥”字旁和“卆”字组成,糲字是由“米”字旁和“立”字组成。
这里给出几个使用麤衣糲食的例句:
1. 在那个贫穷的村庄里,人们的生活真是麤衣糲食。
2. 古代书生为了追求真理,常常守着麤衣糲食的生活。
除了麤衣糲食这个词,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词汇:
组词:衣食住行、麤衣蔬食、贫困潦倒
近义词:贫穷困苦、窘迫艰难、潦倒落魄
反义词:锦衣玉食、富丽堂皇、享受优裕
以上就是关于麤衣糲食这个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一些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到您!
暗轮八八被孝弊袴剥肤及髓谶録牀屏大别山大獃地电二享废语纷糺俯冲骨节荷花黑锅哗世取名蔛草胡来惑惑霍眼火匝匝鉴人借紫近才矜倨旷瞻两截事连珠箭笼丛龙桷笼门卖钱马鬣一滴慢愚弭从铭迹敏绝目瞪口张破陷轻绮鋭标上春山吏省耗身寄虎吻神鸡童沈沔时刻师直为壮帅阃说法傥朗特牛天赐之福铁丝床土龙沐猴鼍吟无头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