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代史的意思、代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代史的解释

(1).指历代史书。 唐 陈子昂 《谏政理书》:“臣 子昂 西蜀 草茅贱臣也,以事亲餘暇得读书,窃少好三皇五帝霸王之经,歷观丘坟,旁览代史,原其政理,察其兴亡。”

(2).即《魏书》。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如 魏收 《代史》、 吴均 《齐録》,或牢笼一世,或苞举一家,自可申不刊之格言,弘至公之正説。” 浦起龙 通释:“ 元魏 初国号 代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代史”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学术指向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词义溯源与定义 “代史”指以某一朝代或历史阶段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史书编纂形式,亦称“断代史”。其名称源于“代”的本义——朝代更替的时序概念,如《说文解字》释“代”为“更也”,《汉语大词典》收录“代史”词条时强调其“分朝代记述”的特征。

2. 分类体系 按传统史书分类,“代史”与“通史”构成二元对照体系。典型代表包括班固《汉书》(首部纪传体断代史)、陈寿《三国志》等,此类著作聚焦单一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脉络,形成中国史学“二十四史”的主体框架(《中国历史大辞典》断代史分类标准)。

3. 编纂特征 代史编纂具有三方面特性:(1) 时间限定性,如《宋史》仅涵盖两宋;(2) 体例规范化,多沿袭纪传体“本纪+志+表+列传”结构;(3) 官方主导性,唐代后多由朝廷设馆修纂,如《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史馆(《中国古代史学史》编纂制度研究)。

4. 学术定位 现代史学研究中,代史既指传统断代史籍,也延伸为以断代为基础的研究范式。如钱穆《国史大纲》将中国史划分为上古、中古、近古等代际单元,体现断代研究的现代转型(《中国史学名著》方法论解析)。

5. 文化影响 代史体系深刻塑造了中国人“以史为鉴”的认知模式,如《资治通鉴》虽为编年体通史,但其分卷仍以朝代更迭为断代节点,反映代史思维对历史书写的渗透(《中国历史研究法》时空观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代史”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综合多个来源可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指历代史书
    该词常泛指不同朝代的史籍合集。例如唐代陈子昂在《谏政理书》中提到“旁览代史”,即指研读历代史书。

  2. 特指《魏书》
    在唐代文献中,“代史”有时专指北齐魏收所著的《魏书》。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提到的“魏收《代史》”即为此意。

二、延伸含义(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代史”由“代”(替代)和“史”(历史)组成,含义为“以后的事情可能改变或修正过去的历史”,常用于历史研究领域。例如讨论历史事件解读的演变时,可形容后人观点对前代历史的重新诠释。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补充说明

需注意语境差异:在一般语境中多指历代史书;在特定历史文献(如唐代)中可能特指《魏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白萍北学逋米材德兼备察风钗茸谗慝漼澯达诚大多数刁酒谍查丢生法鼓匪盗瀵尾盖过构合刮毛龟背孤岛贵近顾身汗栗哈呀合用还元返本扈跸呼抃降婚加委锦工疾疫絶脰克诘口呐黋朗流天暮情拈相凝阴女眷平民习艺所品事祈祉却惑疝瘕剩下摄氏温标室人狮子头首楞唆摆田垌同处洼坳忘情负义吻舌香蛾校骑邪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