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历代史书。 唐 陈子昂 《谏政理书》:“臣 子昂 西蜀 草茅贱臣也,以事亲餘暇得读书,窃少好三皇五帝霸王之经,歷观丘坟,旁览代史,原其政理,察其兴亡。”
(2).即《魏书》。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如 魏收 《代史》、 吴均 《齐録》,或牢笼一世,或苞举一家,自可申不刊之格言,弘至公之正説。” 浦起龙 通释:“ 元魏 初国号 代 。”
“代史”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综合多个来源可详细解释如下:
指历代史书
该词常泛指不同朝代的史籍合集。例如唐代陈子昂在《谏政理书》中提到“旁览代史”,即指研读历代史书。
特指《魏书》
在唐代文献中,“代史”有时专指北齐魏收所著的《魏书》。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提到的“魏收《代史》”即为此意。
作为成语,“代史”由“代”(替代)和“史”(历史)组成,含义为“以后的事情可能改变或修正过去的历史”,常用于历史研究领域。例如讨论历史事件解读的演变时,可形容后人观点对前代历史的重新诠释。
需注意语境差异:在一般语境中多指历代史书;在特定历史文献(如唐代)中可能特指《魏书》。
作为一个词语,《代史》可以指代历史上由其他人代替主要参与者所书写的记载或史书。以下是一些有关《代史》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词语的信息。
《代史》的拆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代(以人代替)和史(历史)。代的部首为人,笔画为人乃二,而史的部首为口,笔画为口十。
《代史》这一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古人有时会指派他人代替主要参与者来撰写历史,这种行为导致了《代史》这一词语的出现。
在繁体中文中,《代史》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我们可以通过妥善组合不同的字形来写作《代史》。比如可以使用“化人之史”组合写成古时候的汉字形式。
以下是一个例句来帮助您理解《代史》这个词的用法:
《代史》是那个时代人们把历史事件交给其他人来书写的产物。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代书》、《史书》、《历史代表》等。近义词可以包括《代笔》、《史传》、《传世之作》等。不过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与《代史》相关。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了解《代史》这个词的含义和相关知识!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