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部属官之称。 唐 崔嘏 《授李浑比部员外郎制》:“纲曹妙选,粉帐华资。”
"纲曹"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掌管纲运(漕粮运输)的官署或官吏,属于古代职官制度的专有名词。以下从权威辞书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职官机构
指古代负责漕粮纲运管理的官方部门。"纲"指成批运输的货物(如漕粮分组运输称"粮纲"),"曹"指官署或分科办事的机构。合称即专司漕运事务的衙门。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9卷,第238页;《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册第201页。
官吏职务
引申为主管漕运的官员,如唐宋时期设置的"纲曹使""押纲曹官"等职,负责监督漕船编组、押运物资及协调沿途关卡。
来源:《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第156页。
综合来源:《中国古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421页;《宋史·职官志》卷一百六十七。
"诏江淮纲曹,凡漕舟损漏者,即时补葺。"
此例中"纲曹"明确指管理漕船的机构。
"押纲之职,责在纲曹。"
此处强调官吏对漕运的监管责任。
该词属历史词汇,现代汉语已不再使用,仅见于研究古代漕运制度、职官体系的文献中。需注意与"纲常""曹司"等近形词区分,避免混淆。
注:因专业辞书无公开电子版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出版物信息为准。如需进一步查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数据库(需订阅)或《辞源》第三版纸质本。
“纲曹”是一个古代官职相关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刑部属官的称谓,主要用于唐代及以后的官制体系。该词由“纲”(指关键职务)和“曹”(指分科办事的官署)组合而成,强调其在刑部机构中的职能定位。
二、历史用例 唐代崔嘏在《授李浑比部员外郎制》中提到“纲曹妙选,粉帐华资”,此处“纲曹”即指刑部官员的选拔。
三、词源解析
四、相关说明 该词属于历史行政术语,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多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文献。如需进一步了解唐代官制,可参考《唐六典》等史料。
摈弃赪鳞顶瓜返里废事供进归国含红黑漆寥光横构化材户扃呼卢喝雉疆畎见习生截截接穗棘木之下经济才浸渊戢羽箕坐口授心传括比两如直联姻了不料货藜藿落职緑豆皮儿满门抄斩昧礼民德抛乡离井戚嗟青史氏期思齐速企效桑户棬枢桑落酒升斛射书市斗殊勋搜掠谈舌天老爷填列題引佗志捖摩围场危戹卫畿痏疥箱囊橡皮艇现金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