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nferior meal] 指粗劣的饭菜
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2) (藜藿——吃野菜。动用)
(1).藜和藿。亦泛指粗劣的饭菜。《韩非子·五蠹》:“糲粢之食,藜藿之羹。”《文选·曹植<七启>》:“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 刘良 注:“藜藿,贱菜,布衣之所食。” 明 王宠 《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我辈饱藜藿,散发从 箕 潁 。” ********* 《奇迹》诗:“这心是真饿得慌,我不能不节省点,把藜藿权当作膏粱。”
(2).指贫贱的人。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十一:“藜藿应见弃,势位乃为亲。”
“藜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粗劣的饮食或贫寒的生活状态。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文研究或成语引用(如“藜藿之恩”),强调对微薄馈赠的感激。
提示:若需更多古籍例证或词源演变,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说文解字》相关条目。
《藜藿》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野草的一种。它指的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叶子呈羽状,花小而多,果实为瘦果。
《藜藿》的部首是艹(草字头),由9个笔画组成。
《藜藿》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繁体字「藜藿」与简体字相同,没有改变。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关于《藜藿》这个词的古代写法没有记录,因此我们无法确定它的具体变化。
1. 农田里的藜藿被野兔给吃光了。
2. 藜藿是一种不起眼但坚韧的植物。
藜藿的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
- 藜蒿(一种植物)
- 藜麦(一种粮食)
- 灌藜(在田地里种植藜藿)
- 藿香(一种草药)
藜藿的近义词有:野草、草本植物。
藜藿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用其他植物的名称表示不同的对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