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殊勋的意思、殊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殊勋的解释

特出的功勋。《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董昭 等谓 太祖 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 隋 李德林 《天命论》:“ 太祖 挺生,庇民匡主,立殊勋于 魏 室,建茂绩于 周 朝。” 宋 杨万里 《赴文德殿听麻仍拜表》诗:“夙退自欣还自笑,素餐便当策殊勋。”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共扶真主,各建殊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殊勋的汉语词典释义

殊勋(shū xūn)指卓越的功勋或特殊的功绩,强调贡献超越寻常,具有显著的历史或社会价值。以下从字源、释义、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源与构成

  1. 殊:
    • 本义为“斩首”(《说文解字》),引申为“断绝”“差异”,后聚焦“特殊、非凡”义,如《汉书·韩信传》载“功劳盖世,殊勋不测”。
    • 现代义侧重“特别、超出一般”,如“殊荣”“殊效”。
  2. 勋:
    • 从“力”部,本义指“大功劳”(《尔雅·释诂》),如《周礼·夏官》注“王功曰勋”。
    • 后泛指对国家或集体的重大贡献,如“元勋”“勋章”。

      组合义:“殊勋”即“非同寻常的功绩”,含崇高性与稀缺性。

二、权威释义与特征

  1. 核心定义: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为“特殊的功勋”,特指在重大事件中建立的卓越功绩。
    • 《汉语大词典》强调其“超越常功”属性,多用于军事、政治、科技领域的历史性贡献。
  2. 引申特征:
    • 历史性:功绩需经时间检验,如“两弹一星”殊勋(国务院《功勋荣誉表彰条例》)。
    • 国家性:多关联民族或集体利益,如“抗战殊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法》)。
    • 稀缺性:《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殊勋必待非常之人”,强调成就的不可复制性。

三、经典用例

  1. 古籍用例:
    •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赞其殊勋,昭示天下”,表战争功绩。
    • 唐·柳宗元《献平淮夷雅表》“奉扬殊勋,以告神明”,颂国家统一之功。
  2. 现代规范:
    • 国家荣誉称号如“共和国勋章”授予对象需“建立殊勋”(《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第五条)。
    • 军事领域“特级英雄模范”称号对应战时殊勋(《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

“殊勋”是汉语中表彰卓越贡献的核心词,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价值,其使用需严格匹配功绩的非凡性与社会认可度。


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2016年施行。
  4. 中央军事委员会《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2022年施行。

网络扩展解释

“殊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 $$shū xūn$$,指特殊的功勋 或卓越的功绩,多用于形容对国家、社会或集体有重大贡献的成就。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出处与经典用例

  1. 历史文献:
    •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
    • 隋代李德林《天命论》提到“立殊勋于魏室”,强调功绩的非凡性。
  2. 诗词应用:
    • 宋代杨万里诗云:“夙退自欣还自笑,素餐便当策殊勋。”,表达对功业的向往。

用法与语境


近义词与反义词


权威性参考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镖局拨船布新册奏阐发吃白饭叱嗟筹拨大伯爷打劫地简地芥叮叮猫醏菜都统方谋方物负心改定绀青关召河津祸福惟人虎眎交兵角鬭极珍巨大狂墨老尽列风龙丘茏茸瞢暗命中率彭聃朴厚潜演琼杯启谒孺弱审虑师事誓天属念寺丞私煮题榜铁桥托丽托熟枉断未皇无渐雾散云披仙佛详核纤须骁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