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苞茅的意思、苞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苞茅的解释

束成捆的菁茅。苞,通“ 包 ”。古代祭祀时,以裹束着的菁茅置于柙中,用来滤去酒中渣滓。《左传·僖公四年》:“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僕经事两朝,受恩三代,位叨将相,籍係宗枝,赐鈇鉞以专征,徵苞茅而问罪。” 清 黄遵宪 《和锺西耘感怀诗》:“但占风雨都来享,偶断苞茅便问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苞茅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与植物学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解释需结合词源、文化背景及实际应用。

一、词义分解 "苞"指包裹、丛生,《说文解字》释为"草盛貌";"茅"即白茅,属禾本科植物,古代常用于祭祀。二字组合后,既可指特定植物,亦衍生出仪式性含义。

二、基本释义

  1. 植物属性:特指菁茅(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 var. major),一种叶片带刺的茅草,茎部含丰富纤维。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其多生于长江流域丘陵地带。
  2. 祭祀用品:先秦时期诸侯国向周王室进贡的贡品,《左传·僖公四年》载齐桓公伐楚"尔贡苞茅不入",指楚国未按时进贡用于缩酒仪式的成束茅草。

三、历史功能 苞茅在祭祀中通过"缩酒"发挥媒介作用:将酒液倾注于成束茅草,通过过滤象征净化,此仪式见于《周礼·天官·甸师》"祭祀共萧茅"。汉代《白虎通义》进一步记载其具备"通天地"的象征意义。

四、文化延伸 现代考古在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公元前4世纪)出土的缩酒器,佐证了苞茅在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该器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印证《史记·楚世家》相关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苞茅”是古代祭祀中使用的一种植物,其含义和用途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1. 基本含义
    苞茅指成束捆扎的菁茅(“苞”通“包”,意为包裹捆束),属禾本科植物。其茎叶纤维细密,具有过滤特性。

  2. 祭祀用途
    用于周代祭祀仪式中的“缩酒”环节:将苞茅置于酒器内,酒液通过菁茅过滤渣滓,象征净化祭品。这一流程在《左传·僖公四年》明确记载,齐桓公伐楚的理由之一便是“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

  3. 历史背景
    作为楚国向周王室进贡的特产(),苞茅的贡纳是诸侯履行义务的象征。春秋时期楚国未按时进贡,成为诸侯征伐的借口,如《旧五代史》中“徵苞茅而问罪”的典故。

  4. 植物特性
    菁茅的根茎可食用或入药,叶片可用于编织(如蓑衣),兼具实用与祭祀功能()。现代考证认为其可能是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的变种,常见于中国南方山区。

需注意,“苞茅山”作为湖南地名,属衍生文化符号,与祭祀用茅草无直接关联()。

别人正在浏览...

拔河便壶庳陋比手划脚驰空赤县神州重阳餻楚壸春赛撮抄刀刀客大坡打千儿迭毁东不訾風瘵伏击伏天甘瞑感甄稿门公牌寡见少闻黑亮晦光将星检勘交子锦弦迥然不群九棘三槐廓尔喀人阆颠陵衡栗锐蝼螾卖韵马埳漫卷耄乱磨炼呕夷泼贱硗崅侍鬟使愚使过释旨四步舞遂初桃花流水讨冷饭吃特絶天识铁砚团结汪湟卫道士味蕾无精嗒彩无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