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迭毁的意思、迭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迭毁的解释

(1).古宗庙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设五庙供奉五代祖先。其中始封之君、开国帝王之庙。世世不毁,馀则亲过高祖而毁其庙,迁其神主于太庙中。亲庙依次而毁,故称“迭毁”。《汉书·韦玄成传》:“《礼》,王者始受命,诸侯始封之君,皆为太祖。以下,五庙而迭毁,毁庙之主臧乎太祖…… 周 之所以七庙者,以 后稷 始封, 文王 、 武王 受命而王,是以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非有 后稷 始封, 文 武 受命之功者,皆当亲尽而毁。”《宋书·礼志四》:“是以六宗之辩,舛於兼儒;迭毁之论,乱於羣学。” 唐 颜真卿 《论元皇帝祧迁状》:“故歷代儒者制迭毁之礼,皆亲尽宜毁。”

(2).更替毁灭废弃。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降及羣后,迭毁迭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迭毁”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构词和古代礼制两个角度解析:

一、构词释义

“迭”意为交替、轮流,如《说文解字》释为“更迭也”;“毁”本义为破坏、废除,引申为制度性撤除。组合后,“迭毁”特指古代宗庙制度中按世代顺序依次废除旧庙的行为。

二、制度背景

该词源于周代宗庙礼制,即“天子七庙”制度。当新君主即位时,需将超出七世之外的先祖庙宇迁移或拆除,以维持宗庙总数。《汉书·韦贤传》记载:“毁庙之主,臧乎太祖,五年而再殷祭,言壹禘壹祫也”,印证了“亲尽而迭毁”的规则。

三、文献应用实例

  1. 礼仪典籍:汉代《白虎通义·宗庙》载“周以后稷、文、武特七庙,后稷为始,与祖庙而七,非有后稷始封,文武受命之功,亲尽而迭毁”,明确其制度内涵。
  2. 历史演变:唐代杜佑《通典·礼典》详述魏晋时期对迭毁礼的争议,反映该制度在历代的实践与调整。

此词现多用于历史学研究,特指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中的庙制轮替规则。

网络扩展解释

“迭毁”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以下结合权威资料进行解释:

一、古宗庙制度

  1. 核心概念
    指古代天子与诸侯宗庙的设立与更替规则。天子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设五庙供奉五代祖先。其中,始封之君(开国君主)的庙宇永不拆除,称为“不祧之祖”;其余祖先的庙宇则根据亲缘关系远近依次毁弃,神主牌位迁入太庙集中供奉。例如:

    • 天子庙制:七庙中,除太祖庙外,其他六庙按亲尽原则依次“迭毁”。
    • 诸侯庙制:五庙中同理,仅保留始封之庙,其余四庙随世代更替毁弃。
  2. 历史依据
    该制度在《汉书·韦玄成传》《宋书·礼志》等古籍中有明确记载,强调“亲尽而毁”的原则,即超过高祖(四代祖先)后需毁庙迁主。


二、更替毁灭

在广义语境中,“迭毁”也可表示交替性的毁灭或废弃。例如晋代陆机《答贾长渊》诗中的“迭毁迭兴”,即指王朝兴衰更替的过程。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八家抱见礼包笼表里不一鬓云常坚冰蝉衣陈事锄梃搭接片得数德行典铺顶冒度厄钝朴浮摊改曲易调甘炰刮肠篦贯头贯悉海水声速翰詹黑烟宏猷鬨争虎馆胡旋舞见法就根儿坎坷不平恳言可身块鞠侩豕冷嘲热讽恡爱赂地迷中铺派迁改谴怒七赋青凌台曲钩攘掊荣荣神木愣吞市脯耍歪掉猴锁子帐溏便天池頽衰尾腔香格里拉相受小患协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