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改醮的意思、改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改醮的解释

改嫁。醮,结婚时以酒祭神的仪式。《晋书·孝友传·李密》:“父早亡,母 何氏 改醮。”《金史·列女传·白氏》:“ 白氏 年二十餘即寡居,服除,外家迎归,兄嫂窃议改醮。”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 葛封 ﹞房中诸姨,皆已改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改醮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妇女在丈夫去世或离异后再次结婚的行为。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醮"原指古代婚礼中的一种祭祀仪式,"改醮"即"更改祭祀对象",引申为女子再嫁。该词常见于古籍文献,如《晋书·礼志》记载"妇人有三从之义……夫死从子,无子则改醮",反映封建礼教对女性婚姻的约束。

从构词法分析,"改"含变更之意,"醮"特指婚仪,二字组合构成偏正结构,强调婚姻状态的变更。值得注意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标注为"旧时用语",说明其现代使用已明显受限,主要用于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语境。

古代法律文献如《唐律疏议》明确规定改醮需遵守"丧期届满""夫家同意"等条件,体现封建法制对女性再婚的严格规制。随着社会观念演变,《中华民国民法》首次从法律层面删除对改醮的限制,标志着该词逐渐退出日常生活用语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

“改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但核心意义与古代婚俗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详细解释

3.出处与例句

4.近义词与关联词

5.其他引申含义


“改醮”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妇女再嫁,其含义与“醮”的婚礼仪式密切相关。现代汉语中该词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百紫千红宝锷并进勃谿柴灶怅惜丑仪出地大老粗达志电感叠字诗敌衡敌台敦穆芳草奋不顾命风月主槁伏高卧东山革凡登圣割减贵峻桂髓椒浆骨剌剌罕事花点肩甲进春井函金口木舌酒阑咎谴量覈黎山老姆虏官鸣凤记暮更目精起打穷处蚑行喙息柔靡煽炽商祝闪痛疏剪树皮桃李蹊桃门他心天囚啼眼通纸下串下疗飨日缿厅乡侄萧郎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