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台的意思、敌台的详细解释
敌台的解释
(1) [enemy broadcasting station]∶敌方的电台
破获敌台
(2) [lookout tower]∶在城墙或冲要处的建筑,用来防御或眺望敌人
详细解释
(1).城墙上用于防御敌人的楼台。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下:“相去约有三里,周围水遶数重,拆取民舍板片沿墙起盖敌臺。” 清 魏源 《城守篇·守备上》:“城之外则敌臺,宜备堞垣,宜备牛马墙,宜备喑门。”
(2).敌方的电台。
词语分解
- 敌的解释 敌 (敵) í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方。敌寇。 指敌人: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 抵挡:寡不敌众。 相当: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仇视:敌意。“诸侯敌王所忾
- 台的解释 台 (①台⑤臺,⑥檯⑦颱) á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量词:一台戏。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桌
网络扩展解释
“敌台”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敌方电台
指敌方用于信息传播或通讯的广播设施。例如“破获敌台”指截获或摧毁敌方用于情报传递的电台设备。这一用法常见于军事或谍战语境中,尤其在20世纪特定历史时期,监听或干扰敌方电台是情报战的重要部分。
二、防御性建筑
指古代城墙或战略要地修建的瞭望塔或防御工事,用于监视敌人动向或抵御进攻。例如:
- 历史记载:明代姚士粦《见只编》提到“沿墙起盖敌臺”,清代魏源《城守篇》描述敌台需配备堞垣、牛马墙等防御设施。
- 实际应用:城门上的谯楼、城墙四角的瞭望楼均属此类建筑,部分留存至今的古城墙(如北京长城敌台)仍可见其结构。
补充说明
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敌台”也曾被引申为“收听境外广播”的代称,与特定时期的社会管控政策相关。需注意,现代汉语中此词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军事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敌台(dí tái)一词是指敌对方对方,仇视对方的意思。它的部首是敌(dí),笔画数为7。敌台一词来源于汉语词汇,具有繁体字。
古代汉字写法中,敌台的写法为敵臺,其中“敵”为敌的古代写法,表示敌对、仇视的意思;“臺”则表示观察、监视的意思。
以下是关于“敌台”的例句:
1. 在战争中,我们要严防敌台的突袭。
2. 敌台的间谍被成功侦破,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关于“敌台”,我们还可以组成一些相关词汇,如:
1. 敌对(dí duì)-表示对立、敌视的关系。
2. 敌人(dí rén)-指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或对立的人。
3. 敌视(dí shì)-表示对对方持憎恨、厌恶、敌对的态度。
与“敌台”相反的词语有:
1. 友台(yǒu tái)-指友好的一方。
2. 同台(tóng tái)-表示和对方在同一舞台上,共同参与一件事情。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如有其他疑问,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