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缿厅的意思、缿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缿厅的解释

官厅。古官厅设缿筩以受告,因称。 宋 吕南公 《送刘贤甫之馀干尉》诗:“萑泽察姦行繚绕,缿厅参论坐盘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缿厅是古代中国官府中一种特殊的职能场所,其核心功能与“接受告密文书”或“举报投递”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与核心功能

    “缿厅”由“缿”和“厅”组成。“缿”指古代官府设置的、用于接收匿名举报信或秘密文书的器具,形状类似竹筒或瓦罐,顶部有狭缝可投入简牍,底部有机关或需打破才能取出内容,以确保投递者的匿名性。“厅”指官府中处理特定事务的办公场所。因此,“缿厅”特指官府内专门设立、放置“缿”并处理相关投递文书事务的场所或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接收、保管并初步处理民众的密告、投诉或举报材料 。

  2. 历史背景与运作机制

    缿厅的设置体现了古代司法与监察制度中对信息收集的重视。其运作通常遵循以下流程:

    • 匿名投递:告密者或举报人将写有信息的简牍通过“缿”顶部的缝隙投入,全程无需暴露身份。
    • 集中保管:投入的文书暂存于“缿”内,由专人(如“缿筩令史”)负责看管,定期(如每月一次)开启收集 。
    • 初步处理:收集到的文书在“缿厅”进行初步整理、登记,再根据内容性质转交给负责司法审判(如廷尉)或官吏监察(如御史)的部门进行核查处理 。
  3. 社会功能与意义

    缿厅的主要作用在于:

    • 拓宽信息渠道:为官府(尤其是皇帝或高层监察机构)提供了一条了解下情、监督官吏、发现犯罪的隐秘途径。
    • 保护举报者:匿名的设计降低了举报者因惧怕报复而不敢发声的风险。
    • 辅助吏治:是古代廉政建设和司法调查的一种辅助手段 。

文献出处参考: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86). 汉语大词典 (Vol. 9, p. 685).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修订版). (2015). 辞源 (p. 2490). 商务印书馆.

班固. (汉). 汉书·卷七十六·赵广汉传. 载有赵广汉设置“缿筩”接受吏民投书的具体记载。可参考权威点校本如中华书局版。

网络扩展解释

“缿厅”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官府机构及文书管理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缿(xiàng):指古代两种器具:
      • 存钱器:多为瓦制或竹制,口小易入难出,类似“扑满”(储蓄罐)。
      • 告密文书容器:形似竹筒,用于匿名投递密信或诉状,常见于官府。《汉书》记载赵广汉曾用此收集民间举报。
    • 厅(tīng):指官府办事的场所,如“官厅”或“公堂”。
  2. “缿厅”的特定含义
    该词特指古代官府中设置“缿筩”(即缿筒)以接收民众诉状或密报的厅堂。例如宋代吕南公诗句“缿厅参论坐盘桓”,即描述官员在此处理公务的情景。

  3. 历史背景与功能

    • 缿筩的设计保证了投递的匿名性,有助于收集民间隐情或举报,是古代司法与行政制度的一部分。
    • 此类设置反映了古代对信息收集和管理的重视,尤其在汉代至宋代文献中多见相关记载。

“缿厅”可理解为古代官府中配备特殊文书容器的办公场所,兼具行政与司法功能。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案例或诗词引用,可查阅《汉书》或宋代吕南公的《送刘贤甫之馀干尉》。

别人正在浏览...

百五白翳宝匳襃赠悲惋比肩而事不挂眼餐风饮露昌鼠秤长辍学漼溰村民麤险打前失登陇订钱动劳斗拱笃贫高红购问骨瘦形销灰心丧意瘠地节衣儆戒九有絶巘客窗来日莲像吏俸淩雨渑池之功篾篮某们牛酥炮火洽化齐冠奇律请启启途日月如梭三舍三檐伞盖绅耆市虎士节逝物数棊锁细头编委靡不振无箇物累先花后果小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