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噶当派的意思、噶当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噶当派的解释

喇嘛教派之一。“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仲敦巴 创立。 宋 嘉祐 元年(1056年), 仲敦巴 建 热振寺 传法,逐渐形成一个派别,在十二、三世纪传播甚广。 仲敦巴 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系。十五世纪初, 宗喀巴 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也称新噶当派),此派遂并入格鲁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噶当派是藏传佛教重要宗派之一,名称源自藏语"བཀའ་གདམས་པ",意为"佛语教授",指以佛陀教言为修行准则的传承体系。该派由印度高僧阿底峡尊者于11世纪创立,其弟子仲敦巴·嘉瓦迥乃在藏地正式建立教团组织。

教义体系以显密圆融为核心,强调"三士道"修行次第:下士道追求人天福报,中士道寻求自我解脱,上士道发菩提心普度众生。其理论依据主要源自阿底峡所著《菩提道灯论》,主张将戒律作为修行基础,主张"先显后密"的修行顺序。

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以热振寺为中心传播,中期形成教典派、教授派、教诫派三大支系,后期在15世纪宗喀巴宗教改革中成为格鲁派理论基础。现存重要文献包括《噶当六论》《祖师问道录》等,著名寺院遗址有热振寺、桑普寺等。

文化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1)开创藏传佛教系统化教育体系,建立辩经制度;2)推动佛教本土化,促成"后弘期"佛教复兴;3)其教法思想被格鲁派继承发展,形成"新噶当派"传统。现代学术界通过敦煌文献与西藏寺院档案持续开展相关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噶当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其名称和教义核心均体现对佛语的遵循与实践。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解释:

一、词源与定义

「噶当」(藏语:བཀའ་གདམས་)中,“噶”指佛语(佛陀的教诲),“当”意为教授或指导。该派主张一切佛语皆为修行准则,需通过系统次第实践,尤其以阿底峡尊者的“三士道”体系为核心。

二、历史发展

  1. 起源:由印度高僧阿底峡(982-1054)奠定理论基础,其弟子仲敦巴(1005-1064)于1056年创建热振寺,正式确立噶当派传承。
  2. 鼎盛期:11-13世纪广泛传播,形成教典派(重经典研读)、教授派(重实修指导)、教诫派(重戒律传承)三大分支。
  3. 融合:15世纪宗喀巴以噶当教义为基础创立格鲁派(即新噶当派),两派逐渐合一。

三、核心教义

四、历史影响

噶当派奠定了藏传佛教系统化修学体系,格鲁派、萨迦派等均受其教法影响。其强调的“佛语即教授”理念,成为藏传佛教各派共尊的修行原则。

注:以上内容综合自藏传佛教研究权威资料,如需完整文献可查阅汉典、搜狗百科及相关藏学专著。

别人正在浏览...

哀祭班荣边最飙御别树一旗朝绅穿红着緑传心吹苓楚墟楚骓躲子发奸改掉供献过颐豕视红衣大炮黄蝶回鹘豆价傧假道学借耀寖滥津门亭金面矜悯讥侮苛难旷爽辽碣裂肤龙睛鱼缕续没事村暝机磨刓呐喊篇末平戎千钧棒谴逐羣化容服叡敏丧声歪气伤心蒿目上纸圣灵束马县车擡奖淘沙踏塘车头盖骨跿跔土语危溜仙飞履相扑人萧索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