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朝绅的意思、朝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朝绅的解释

(1).束朝服的大带。 唐 韩愈 孟郊 《会合联句》:“朝绅鬱青緑,马饰曜珪珙。”

(2).借指朝廷大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宦寺肆横,簸弄天纲,外閫朝绅,多出门下。”《明史·欧阳一敬传》:“ 一敬 寻劾 拱 威制朝绅,专柄擅国,亟宜罢。” 清 朱茂晖 《崇祯戊辰湖上观毁逆奄祠纪事》诗:“云何承平日,坏法自朝绅。”

(3).曾任朝官而退居乡间的绅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慷慨奇人难屡见,休将仗义望朝绅。” 清 陈梦雷 《绝交书》:“不孝虽箝口结舌於絶域,而乡里愤悱,朝绅公论,从此而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朝绅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1. 指代朝廷官员

    “朝绅”本义指古代上朝时官员束在腰间的大带(绅),后引申为有官职的士大夫阶层。例如《汉语大词典》释义:“朝中官员的装束,借指官员。”如明代归有光《送郡太守历下金侯考绩序》载:“朝绅之士,皆知其名。”

  2. 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绅”原为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垂部分称“委蛇”,是官服的组成部分。《辞源》指出,“朝绅”通过服饰特征代指具备功名或官职的士人,如清代文献中“朝绅子弟”即指官员后代。

  3. 礼仪与社会功能

    据《礼记·玉藻》载,绅带长度象征身份尊卑,是朝仪制度的体现。因此“朝绅”一词隐含官员需遵礼法、行教化的社会责任,如宋代笔记《桯史》提及“朝绅建言”指官员议政。

  4. 清代官服中的具体形态

    清代官服定制中,“朝绅”特指朝服腰带,材质按品级区分(如玉、金),《清史稿·舆服志》明确记载其形制,成为区分官阶的标识之一。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3. 《礼记·玉藻》(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清史稿·舆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朝绅”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 束朝服的大带
    指古代官员上朝时佩戴的服饰配件,象征身份等级。唐代韩愈与孟郊在《会合联句》中描述“朝绅鬱青緑”,即用青色丝带装饰的腰带体现官员地位。

  2. 借指朝廷大臣
    引申为对高级官员的统称。宋代周密《齐东野语》提到“外閫朝绅,多出门下”,《明史》中也有“威制朝绅”的记载,均指权倾朝野的重臣群体。

  3. 退居乡间的士绅
    特指曾任职朝廷后返乡的士大夫阶层。清代朱茂晖的诗句“坏法自朝绅”即反映这类人在地方的影响力。

该词从具体服饰(本义)发展为官员代称(引申义),再衍生出致仕乡绅(社会身份义),体现了古代中国“衣冠”与“权位”的紧密关联。其用法散见于唐宋至明清文献,需结合上下文具体辨析。

别人正在浏览...

晻薆白相本心便檝鳖行闭口彬郁糙粮冲逊串铃纯德词仙打骂大脑皮质淡沲啗函到岁数蹈袭咄咄书空二五眼方巾气夫桡溉盥广盱跪炉海龙王黑厮黄图欢趣解道稽诟巾褚寄生蝇寄属久传枯叶泪迸肠绝里外里露影藏形露奏绿葱葱苗田谬说默允内八府宰相宁处丕扬铺采摛文轻靡侵挪求媚三张善治声乡失心风守黑傞牙倈嘴通任委遇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