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正的意思、斧正的详细解释
斧正的解释
[(please)make corrections and improvements] 敬辞,请人修改文章,也作“斧政”
万析斧正,方可就梓。——陈衎《与邓彰甫书》
详细解释
(1).以斧砍削使之合乎标准。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书》:“营缮宫室,斧正不輟。”
(2).亦作“ 斧政 ”。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清 颜光敏 《与曹禾书》:“小词成之数日……幸斧正是荷。” 苏曼殊 《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中国小说史》序文呈上……祈大加斧正。”
词语分解
- 斧的解释 斧 ǔ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斧子。斧头。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用斧砍:斧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
- 正的解释 正 è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于法则的:正当(刵 )。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恰好:正好。正中(恘 )
网络扩展解释
“斧正”是一个汉语敬辞,读音为fǔ zhèng,主要用于请他人修改自己的文章或作品,表达谦逊与尊重。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源与典故
“斧正”源自《庄子·杂篇·徐无鬼》中的典故:郢人鼻尖沾了薄如蝇翼的白灰,匠石挥斧削去白灰而鼻不伤,后比喻技艺高超或修改精准。因此,“斧正”隐含“以高超技艺修正”之意。
2.含义与用法
- 含义:谦逊地请求他人修改自己的文字作品,如文章、诗词等。
- 适用场景:书面语中常用,例如:“拙作一篇,敬请斧正。”
- 注意:仅用于请他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不可反用(如不能说“我来斧正你的文章”)。
3.近义词与相关表达
- 同义词:指正、匡正、教正。
- 区别:与“雅正”相比,“斧正”更强调专业性修改,而“雅正”侧重请求对方以高雅标准指导。
4.例句参考
- “学生才疏学浅,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 “囿于水平有限,恳请专家斧正。”
“斧正”是体现中华文化谦逊礼仪的典型词汇,使用时需注意语境与对象,多用于正式书面交流。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庄子》原文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斧正是一个由两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其中,“斤”是左边的部首,表示斧头;“正”是右边的部首,表示正直、正确。斧正的意思是用斧头修正、矫正,引申为纠正错误、改正过失。
拆分部首和笔画:
部首 “斤” 中有4画,部首 “正”中有5画,总共是9画。
来源:
根据考古文献记载,斧正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金文中。在古代,斧正经常用于描述官员的职责,表示他们需要纠正或修正错误和过失。
繁体:
繁体字“斧正”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斧正的书写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大致上保持了现代的形态。
例句:
1. 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意见,希望我们能及时斧正。
2. 学校在发现学生作弊行为后,采取了严厉的措施进行斧正。
组词:
斧正可以和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词,例如:斧正错误、斧正态度、斧正行为。
近义词:
纠正、更正、矫正
反义词:
错误、失误、偏差
别人正在浏览...
榜期掣襟露肘尘客赤骨肋冲年粗荦麤心浮气打笃磨大服等得点化饵人泛漾风虎丰豫府幕共枝别干光身孤兴寒蝉僵鸟壕沟花榈木渐靡狡桀精明金粟莲台濬流累句裂石穿云鳞集毛萃理索垆邸鲁人马鬐姘人牵着鼻子走掐子骐骝轻矫亲如骨肉穷酸弃僞从真蚑行哙息气运人迹罕至上供商誉设赏实事求是衰枯説穿司会啕笑天魔舞托派吐绶鸡王明君温馨稀里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