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麤心浮气的意思、麤心浮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麤心浮气的解释

亦作“麄心浮气”。谓办事浮躁,不细心。 宋 陆九渊 《祭吕伯恭文》:“比年以来,日觉少异,更尝差多观省,加细追维,曩昔麄心浮气,徒致参辰,岂足酬义。”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尔雅》:“古之解经者,训其字不解其意,使人深思而自得之。 汉 儒尚然。至于后世,解者益明,读者益略,麄心浮气,不务沉思。”亦省作“ 麤浮 ”。 宋 叶适 《丁少明挽诗》:“吟成絶妙惊人句,散尽麤浮使鬼钱。” 明 李贽 《答周柳塘书》:“ 侗老 之麄浮有可怜悯者,不妨饶舌重为註破,何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麤心浮气(cū xīn fú qì)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行事浮躁、粗疏草率,缺乏沉稳细致的处事态度。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释义、结构、出处及用法进行权威解析:


一、核心释义

指性情急躁、心思粗糙,言行轻浮不踏实。强调因内在修养不足导致处事缺乏耐心与细致,易流于表面。

权威来源: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心气浮躁,不沉着” 。

《重编国语辞典》释作“粗率浮躁,性情急躁” 。


二、结构分析


三、典源与用例

  1. 古代文献: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十五:“麤心浮气,如何见得道理分明?”(批评治学态度轻率) 。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汉元帝》:“麤心浮气,骄矜自是,则虽有善政,亦足以致乱。”(指为政者浮躁致祸) 。

  2. 近现代用法: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盖麤心浮气,固难成事。”(强调浮躁心态对事业的负面影响) 。


四、近义与反义词


五、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处事态度,如: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依原则选取):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台湾学术机构)
  3. 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
  5.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具体链接,来源名称可关联至官方出版物或权威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麤心浮气”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cū xīn fú qì(“麤”是“粗”的异体字,因此也可写作“粗心浮气”),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含义

指办事浮躁、不细心,或形容人心胸狭窄、情绪易波动。


2.出处与用法


3.近义词与补充


4.延伸理解

部分文献(如)提到其可指“心胸狭窄”,这可能是从“麤心”引申出的性格特点,强调内在修养不足导致的外在浮躁表现。


该成语既可描述行为上的不细致,也可指性格上的急躁狭隘,需根据上下文具体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白跑一趟半瓶子醋标舵仓舍谗词吃菜事魔臭弹村垣荡除大辟大义凛然点的雕枯对襟坊人番上飞櫩复次浮花浪蘂谷稗孤鸾照镜曷尝黑白货花草黄金埒皇轝化铁炉秽汙虎头蛇尾角胜洁清禁子九间大殿九死魂极望技业两榜进士联系群众粒米狼戾马溜面疙瘩纳室孽根霈洽疲暮贫丁铺天盖地潜迹青草瘴清业曲算曲枕绳下书本说开淘米桃夭委昵卧酪下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