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司会的意思、司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司会的解释

(1).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主管财政经济,及对群官政绩的考察。 北周 仿《周礼》官制,其天官府亦置司会中大夫。参阅《周礼·天官·司会》、 王仲荦 《北周六典》卷二。后世用为度支或仓部的别称。 唐 皎然 《九日同卢使君幼平吴兴郊外送李司仓赴选》诗:“几日登司会,扬才盛五都。” 宋 司马光 《知人论》:“丰衣食,衍货财,通有无,紆滞积,此司会之职也。”

(2).掌管财务;担任度支职务。 唐 白居易 《张平叔可户部侍郎判度支制》:“计能析秋毫,吏畏如夏日。司会逾月,纲条甚张。”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司会”一词的含义可从历史官职和职能两方面详细解析:

  1. 官名起源与职责 司会最初是《周礼·天官》中设置的官职,主管国家财政经济,并负责考核官员政绩。其职能包括审计财政收支、管理赋税账目,相当于古代的财政审计官员。北周时期曾仿此制设立“司会中大夫”,延续其核心职能。

  2. 职能延伸与发展 后世将“司会”作为度支(财政调配)或仓部(粮仓管理)的代称,如唐代白居易在任命官员时写道:“司会逾月,纲条甚张”,表明该词已演变为对掌管财政事务者的泛称。其职责不仅限于经济管理,还涉及政务考核,具有综合监督性质。

  3. 字义构成解析

    • 司:取“主持、掌管”之意,如《周礼》中“各司其事”;
    • 会:既有“财务汇总”含义(如会计),也指“考核评定”(如会考)。

此词在现代已不作为正式官职使用,但在历史文献和古典文学研究中仍具重要意义。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周礼注疏》及王仲荦《北周六典》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司会

司会是指主持、管理会议或活动的人,负责组织、引导、调解和协调各方的沟通和合作。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司会的拆分成两个部首:口和司。它的总笔画数为5。

来源和繁体

司会一词源自于古代的文字和语言,其中“司”一词表示行使某种职权的人,而“会”一词表示团体、集会等多人参与的活动。在繁体字中,司会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司会的古代写法为“司會”,表达的意思相同,只是在字形上有些许差异。

例句

1. 他是这次活动的司会,负责引导大家的讨论和决策。

2. 请问司会是否安排好了活动的流程和议程?

组词

会议、开会、主持、引导、调解、协调等。

近义词

主持人、领导人、调度员、引导员。

反义词

参与者、观众。

别人正在浏览...

班婕闭明塞聪不时之需廛人蛏田础泣而雨酖酒吊勉短款断治笃论高言扼臂啮指而姬壶放气犯规方丈洲巩固阵地恭孝观感规创裹脚条子鸿涯化度猾民护从娇媚靖民撅坑堑具供掠地炼真免职密契谬举末途木槌牧字齧毡牛渚犀谸芊啓航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曲囏让抗壤壤茸密审画摄政王赎免鼠偷殊性诵书俗人贪悭天冠铁鉢脱形武技闲日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