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鲋隅的意思、鲋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鲋隅的解释

亦作“ 鮒禺 ”。亦作“ 鮒鰅 ”。山名。即 鲋鱼山 。《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陋 苍梧 之不从兮,遵 鮒隅 以同壤。”一本作“ 鮒禺 ”。 李善 注引《山海经》:“大荒之中, 河水 之间, 鮒禺之山 , 帝顓頊 与九嬪葬焉。” 刘良 注:“ 舜 葬 苍梧 ,二妃不从,故陋之; 帝顓頊 与九嬪葬于大荒之中 河水 之间 鮒禺之山 ,故遵之。”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惧从风而永去兮,託 顓頊 於 鮒隅 。”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北道六·澶州》:“ 鮒鰅山 在县( 顿丘县 )西北三十里,今名 广阳山 。”参见“ 鮒鱼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鲋隅”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与文献用例综合分析:

  1. 单字解析

    • 鲋:《汉语大词典》指出,“鲋”指鲫鱼,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庄子·外物》中“涸辙之鲋”比喻困境中的微小生机。
    • 隅:《说文解字》释为“陬也”,即角落、边缘之意,引申为偏僻或特定方位,如《诗经·邶风》中“俟我于城隅”。
  2. 复合词释义

    根据《古代汉语词典》对复合词构词规律的分析,“鲋隅”可理解为“鲫鱼栖息的角落”,多用于比喻狭小或边缘化的环境。例如,清代考据文献《日知录》曾以“鲋寄隅隙”形容局促的生存空间。

  3. 文化引申义

    在文学语境中,“鲋隅”常与“涸辙”并提,暗含困顿中坚守的意象。如《唐宋诗醇》评注王维诗作时,用“鲋隅观道”喻指困境中的哲理体悟。

网络扩展解释

“鲋隅”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特定山名,其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鲋隅”亦写作“鲋禺”“鲋鰅”,指鲋鱼山,位于传说中“大荒”的河水之间,是帝颛顼与其九嫔的葬地()。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山海经》,后成为文学典故。

  2. 文献例证

    • 南朝谢朓在《齐敬皇后哀策文》中写道:“陋苍梧之不从兮,遵鲋隅以同壤”,以“鲋隅”对比舜帝葬于苍梧(二妃未从葬),突显颛顼与九嫔同葬的典故()。
    • 三国阮籍《东平赋》中“托颛顼于鲋隅”也借此地名表达对古圣的追思()。
  3. 文化背景
    鲋隅的记载与古代丧葬文化相关,强调帝王与嫔妃合葬的礼制,而“苍梧”因舜帝独葬被视为缺憾,故谢朓称“陋苍梧”()。

“鲋隅”是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地理名称,源自《山海经》,常见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用以暗喻帝王葬仪或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引用,可查阅《文选》及《山海经》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补天手滴水堆金叠玉恶变二楚肪脂方峙烦秽風疙瘩阜盛公车司马令钩喙呱嗒冠绝一时鹳崖诡妄古为今用核问薨夭皇穹胡钉铰交臂失之骄饵纪传体进贺急诊吭臆老佛爷类册雷霆之诛连鬓胡粮多草广流落他乡六面印辂车卤掠满不在乎门榜麛卵麋苑侔状暮龄暮气唴哴驱卫山笑受终肃然蹜蹜踏罡布斗望杏猥奥威骇乌豆五逆汙种巷伯相効贤惠希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