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xe] 一种砍削工具,用一相当厚的开刃的头装在柄上而成,刃口与柄平行,以便砍削,专用于伐木、劈木柴和砍木料
斧子。《水浒传》第五三回:“ 李逵 抢将入去,提起斧头,便望 罗真人 脑门上劈将下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画了一个人,拿了一双斧头砍一棵桃树。”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八:“ 郭彩娣 搬着手指,嘴里默默数着,然后说:‘锄头八把,斧头六把,锉子十把。’”
斧头是由金属斧刃与木柄构成的劈砍工具,其核心功能为分割物体或作为武器使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斧头指“装有木柄的金属砍削工具,前端为楔形刃口,后端可配重”。从结构演变观察,青铜时代斧头已形成固定形制,《汉语大词典》记载其“刃部作弧形,柄孔呈椭圆形,兼具实用与仪仗功能”。
在文化语义层面,斧头承载着多重象征意义。《说文解字注》解析“斧”字构型为“从斤父声”,其甲骨文字形直观展现持斧劳作形态,引申出“开创”“决断”等抽象含义。民俗典籍《事物纪原》记载斧头作为刑具的历史功能,印证了其在古代社会制度中的特殊地位。现代工具典籍《中国传统器具图鉴》则详细标注了斧头各部尺寸比例,其中刃部夹角多控制在25-30度区间以实现最佳劈砍效率,具体公式可表示为: $$ theta = arctanleft(frac{h}{L}right) $$ 式中h为刃高,L为刃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2.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中华书局, 2013.
高承. 事物纪原[M]. 中华书局, 1989.
王连海. 中国传统器具图鉴[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斧头”是一种常见的砍削工具,具体解释如下:
斧头是一种金属制成的砍削工具,通常由斧头(金属头部)和斧柄(木质或金属)组成,刃口与柄平行,便于伐木、劈柴或加工木料。在中文里也称作“斧子”或“带斧”。
对应英文为axe(通用术语),也可用hatchet(特指短柄小斧)或chopper(非正式说法)。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演变或分类,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或工具类文献。
阿旃陀石窟白公堤白鹿皮币唱功长延趁风转篷初月村巷荡惑叠秀笃挚耳闻则诵风山感讽高游公份儿滚蛋禾更回书焦唣接龙结庐羁留惊起梁尘臼杵之交旧地眷命开帙揆德类丑凓冽林戈溜勾子龙袖面皮貉一丘钠灯蓬婆平准乾式擎拳顷数求益反损日闇入冠丧失三阙上梁不正下梁歪水贩书判松竹梅帑实挑起题序铜丸通辙外朝官温恤香芳象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