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公堤的意思、白公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公堤的解释

(1).堤名。即 白沙堤 。相传为 唐 诗人 白居易 任 杭州 刺史时所筑。《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又 唐 时有刺史 白乐天 ,筑一条路,南至 翠屏山 ,北至 栖霞岭 ,唤做 白公堤 。”《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后来这条堤,因是 白乐天 所筑,遂叫做 白公堤 。”参阅《新唐书·白居易传》。参见“ 白沙隄 ”。

(2).堤名。故址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 下。为 白居易 任 苏州 刺史时所筑。参阅《清嘉庆一统志·苏州府·堤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白公堤”一词包含地理实体和成语两层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学典故综合理解:

一、地理实体

  1. 杭州白公堤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822-824年),主持修筑湖堤,用于蓄水灌溉农田,解决钱塘、盐官一带数十万亩农田的旱涝问题。该堤最初被称为“白沙堤”,后人为纪念白居易的功绩,逐渐将其称为“白公堤”。不过据考证,白居易所筑堤坝可能已消失,现存西湖“白堤”实为唐代之前的“白沙堤”,因后人纪念而混淆名称。

  2. 苏州白公堤
    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后,在虎丘山下修筑另一条堤坝(今山塘街前身),用于疏浚河道、便利交通。此堤被百姓称为“白公堤”,后发展为苏州山塘历史文化街区。

二、成语含义

该词在文学语境中衍生为讽刺性成语,比喻“因身份特殊而被过度夸赞的人或事物”。典故源于传说中白公主修筑的堤防本不突出,却因身份受赞誉,后用于批评名不副实的吹捧。

三、历史意义

白居易的治水措施(如撰写《钱塘湖石记》规范用水)对两地农业和民生影响深远,百姓通过命名“白公堤”表达纪念。现代研究中需注意杭州“白堤”与白居易所筑堤坝的区分。


扩展参考:更多细节可查看《西湖之谜》、《钱塘湖石记》原文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白公堤(bái gōng dī)是一个具有地理、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语。它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白”、“公”和“堤”。 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 “白”字的部首是白字旁,它有五画。 - “公”字的部首是公字旁,它有四画。 - “堤”字的部首是土字旁,它有十八画。 白公堤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国古代,白公堤是一条位于江苏省苏州城南的古老堤坝,它是由白公所造,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座堤坝建于北宋时期,目的是为了防止洪水侵袭,保护周围的农田和居民。白公堤成为苏州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关于白公堤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白公堤”。 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相比有些区别。然而,白公堤这个词的古代汉字写法和现代相同,没有发生变化。 以下是一些关于白公堤的例句: - 我们计划去苏州游览白公堤。 - 白公堤是一处历史文化名胜。 - 你知道白公堤的故事吗? 组词:堤坝、公共、白色、苏州。 近义词:堤岸、堤堰、堤防。 反义词:水流、洪水、江水。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