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月的意思、初月的详细解释
初月的解释
(1).新月。《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五》:“碧楼冥初月,罗綺垂新风。” 宋 杨万里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适。”
(2).指正月。《法书要录·右军书记》:“初月一日 羲之 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致叹至深,君亦同怀。”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宦者宫人言,正月与上讳同音,故共易为初月。” 宋 陆游 《老学庵续笔记》卷一:“ 王羲之 之先讳‘正’,故《法帖》中谓‘正月’为‘一月’,或为‘初月’。”
词语分解
- 初的解释 初 ū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初始。正月初一。初旬。初稿。初等。初版。初试。初创。初绽。初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 * (.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指新婚第一夜)。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初衷。和好
- 月的解释 月 è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计时单位:一月。月份。岁月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月刊。月薪。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饼。
网络扩展解释
“初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
指农历月初的新月
即刚出现的弯月,形状如钩。这一释义在古诗文中常见,如卢照邻《长安古意》中“纤纤初月上鸦黄”。
-
代指正月
因避讳而演变,如王羲之《初月帖》中将“正月”写作“初月”,后成为正月的别称。
二、文学与历史中的运用
- 书法典故:王羲之《初月帖》因避父讳“正”字,以“初月”代指正月,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
- 诗词意象:李白、卢照邻等诗人常用“初月”描绘夜色或隐喻时光流转,如“晴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
三、扩展与特殊用法
- 比喻初次经历
如初次恋爱、入学等,带有“新生事物”的象征意义。
- 方言谐音
在广东话中,与“坐月子”谐音,但此用法较为地域化。
四、相关诗词与例句
- 古诗例句:“碧楼冥初月,罗绮垂新风”(《子夜四时歌》);
- 现代造句:“国香楼里,初月一脸倦容看着灯笼更换”。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方言考据,可进一步查阅《法书要录》《乐府诗集》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初月(chū yuè)是指新月出现的第一个月亮。它的拆分部首是“白”和“月”,其中“白”表示月亮的光亮,而“月”则代表月亮本身。初月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形成过程,它是由象形字“⺆”(人)与“⼝”(口)结合而成的。在繁体字中,初月的写法为“ 刖 、京竟”,也表示新月的意思。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初月是由一个“⺆”字上方的两个横捺形成的。例如:"⺆"表示人字,然后在上方加上两个横捺,形成一个像月亮的形状。以下是一个关于初月的例句:"今晚初月升起,真是美丽极了!"有关初月的组词包括:初月光、初月出、初月之夜。初月的近义词包括:新月、弯月、初弦。初月的反义词则是:满月、圆月。
别人正在浏览...
八花九裂白雪难和八音联欢藏诸名山残税差品窜越大舍抵背扼喉东林十八贤二产妇梵法風帳工人运动谷雨合词祸酷或乱檟楚笺纸矫伐节丧急敛暴征经屑卷第决绝拘质扣壶长吟款段爌晃连鼇零瀼林阻龙腾虎跃隆祚落帽内颖凝铸鹏蝨迫猝清都紫微权横软轝摄空神凫十二巫峰女石投大海实窒兽头双阙水物厮捱松月谈端窕言鳀冠鶗鴃无何乡物惑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