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俗的意思、肤俗的详细解释
肤俗的解释
肤浅庸俗。 邓方 《论诗》诗:“ 渭南 海横流,肤俗开旁门。”
词语分解
- 肤的解释 肤 (膚) ū 肉体表面的皮: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 表面的,浅薄的:肤浅。肤泛。 大:“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 笔画数:; 部首:月; 笔顺编号:
- 俗的解释 俗 ú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网络扩展解释
“肤俗”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肤俗”由“肤浅”和“庸俗”组合而成,指事物或言论既缺乏深度(肤浅),又流于平庸低俗(庸俗)。例如:邓方《论诗》中“肤俗开旁门”一句,即批评某些诗歌创作流于表面且格调不高。
二、构成分析
- “肤”的引申义
原指人体表皮(如“肌肤”),引申为“浅薄、不深入”(如“肤泛”“肤浅”)。
- “俗”的语义
指大众化、缺乏新意的风气(如“习俗”“俗套”),带有贬义色彩。
二者结合后,强调事物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缺陷。
三、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文艺批评领域,如评价文学、艺术作品的浅薄与媚俗倾向。例如:“这部小说情节肤俗,缺乏思想深度。”
四、相关词汇
与“肤”相关的成语有“陈言肤词”(空洞老套的言辞)、“剥肤之痛”(切身的痛苦);与“俗”相关的词语如“脱俗”“雅俗共赏”等,可作为对比理解。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文学作品中的实际案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肤俗,意思和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