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俗的意思、膚俗的詳細解釋
膚俗的解釋
膚淺庸俗。 鄧方 《論詩》詩:“ 渭南 海橫流,膚俗開旁門。”
詞語分解
- 膚的解釋 膚 (膚) ū 肉體表面的皮:皮膚。肌膚。切膚之痛。體無完膚。 表面的,淺薄的:膚淺。膚泛。 大:“薄伐猃狁,以奏膚公”(“膚公”即“大功”)。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 俗的解釋 俗 ú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俗尚。風俗。習俗。約定俗成(指某種事物是由群衆通過長期實踐而認定形成)。 大衆化的,最通行的,習見的:俗名。俗語。俗曲。雅俗共賞。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厭的:
網絡擴展解釋
“膚俗”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膚俗”由“膚淺”和“庸俗”組合而成,指事物或言論既缺乏深度(膚淺),又流于平庸低俗(庸俗)。例如:鄧方《論詩》中“膚俗開旁門”一句,即批評某些詩歌創作流于表面且格調不高。
二、構成分析
- “膚”的引申義
原指人體表皮(如“肌膚”),引申為“淺薄、不深入”(如“膚泛”“膚淺”)。
- “俗”的語義
指大衆化、缺乏新意的風氣(如“習俗”“俗套”),帶有貶義色彩。
二者結合後,強調事物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雙重缺陷。
三、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藝批評領域,如評價文學、藝術作品的淺薄與媚俗傾向。例如:“這部小說情節膚俗,缺乏思想深度。”
四、相關詞彙
與“膚”相關的成語有“陳言膚詞”(空洞老套的言辭)、“剝膚之痛”(切身的痛苦);與“俗”相關的詞語如“脫俗”“雅俗共賞”等,可作為對比理解。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文學作品中的實際案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膚俗,意思和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