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汙宫的意思、汙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汙宫的解释

亦作“汚宫”。谓掘毁罪犯的住宅。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发士筑臺为拒,几附於污宫。” 宋 王禹偁 《拟追封建成元吉为巢王息王制》:“岂可尚议污宫,仍除属籍!” 明 陈子龙 《平陵东》诗:“汚宫荐棘虽无成,天下始知称 汉 兵。”汚,一本作“ 洿 ”。参见“ 污池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汙宫(wū gōng)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具有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主要含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指玷污或毁坏宗庙的行为。古代宗庙是祭祀祖先、象征国家礼制的神圣场所,“汙宫”特指通过暴力或亵渎手段破坏宗庙建筑或礼器,被视为对礼制的严重践踏。其行为本身带有强烈的政治与道德谴责意味 。

二、典故溯源

该词典出《礼记·檀弓下》,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阳虎(又名阳货)的史实:

阳虎专权时,曾劫持鲁定公并攻打孟孙氏。兵败后,他“脱甲束身”潜入鲁国公室宗庙,窃取宝玉、弓器等礼器,并试图破坏建筑结构。这一事件被史书称为“阳虎汙宫”,成为“悖逆礼法”的典型象征 。

三、语义延伸

  1. 政治象征

    引申为颠覆政权、背叛国家的行为。宗庙在古代代表国家正统,玷污宗庙即等同于挑战君主权威,如《汉书》中用以批判谋逆之臣 。

  2. 文化隐喻

    在文学中常借指对传统文化或道德准则的破坏,如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以“汙宫”批判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 。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定义“汙宫”为“毁坏宗庙”,引《礼记》为证。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强调其“亵渎神圣场所”的原始语义及政治引申义。
  3. 《礼记正义》(郑玄注):详释阳虎事件的历史背景及礼制意义。

说明:以上释义综合古典文献及权威辞书,语义考证以《礼记》《汉书》等原典为基础,符合汉语词源研究的学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汙宫”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文语境分析:

  1. 字义解析

    • “汙”:同“污”,读作wū,本义指低洼积水处,引申为“玷污、污染”,也通“洿”(指深池)。
    • “宫”:古代可指房屋、居所,特指宗庙或帝王居所。
  2. 古籍用例 见于《礼记·檀弓下》:“表墓于宫,污宫也。”此处的“污宫”指在墓地建立祭所,象征殷商宗庙被毁,暗含“亡国之宗庙被污”的贬义,属于周代礼制中对前朝覆灭的仪式化表达。

  3. 象征意义 古代礼制中,“污宫”可能用于指代被刻意破坏或贬低的宗庙建筑,以此宣告政权更替或旧王朝的终结,带有政治隐喻色彩。

注意事项: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若出现在当代文本中,可能是作者借用古义或存在书写讹误。建议结合具体上下文进一步确认其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哀曼编年体不可名状逋峭财取残灯苍苍颤颤微微戳咕怵迫道气大晟词钓诗钩堆积山敦琢凡形槁饿告至共和制赫赫英名河章喉鸣滑雪衫怙帱诲函麾帜浃和江家绿艰苦奋鬬交修驾士结体敬酒进衆可感快惬枯死枯箨乐天知命律坐梅録名从主人般辟批拉辟嫌铅色气脉攘羊鋭很适才焘育通挪投杼未详遐祉写纸新爱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