狷独的意思、狷独的详细解释
狷独的解释
洁身独处。 明 方孝孺 《喜修德汝器偕嘉猷至》诗之一:“狷独莫与徒,有怀欲从谁。”
词语分解
- 狷的解释 狷 à 胸襟狭窄,性情急躁:狷急。狷狭。 洁身自好,性情耿直:狷介。狷傲。 笔画数:; 部首:犭; 笔顺编号:
- 独的解释 独 (獨) ú 单一,只有一个:独唱。独立。独霸。 * 。独创。独特。独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老而无子:鳏寡孤独。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专业解析
狷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义和整体词义两方面理解,常带有古典文学或书面语的色彩:
-
字义拆解:
- 狷 (juàn): 本义指拘谨、有所不为,引申为性情耿直、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说文解字》释为“褊急也”,后多指狷介、清高。
- 独 (dú): 指单独、独自、孤独。强调个体性、不依附、不合群的状态。
-
整体词义:
- 狷独 意指性情耿介孤高,不随流俗,甘于孤独。它描述的是一种人格特质:
- 狷介的一面: 坚守原则,不轻易妥协,有道德操守,不屑于与世俗同流合污。
- 孤独的一面: 因其清高狷介的品性,往往显得不合群,选择或被迫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
- 这个词常用来形容那些品行高洁、不慕名利、远离喧嚣、特立独行的人。它蕴含了一种主动选择或被动形成的疏离感,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强调其内在品格的高尚,但也暗示了其处世方式的孤寂。
出处与用法:
- “狷独”一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和诗词,用以形容隐士、高洁之士或特定情境下的人物心境。
- 例如,在描述隐逸生活或表达不慕荣华、坚守本心的情怀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朱熹在注解《论语》时,对“狷者”的解释(“狷者,知未及而守有餘”)也体现了“狷”所包含的有所不为、自守其节的特性,这与“狷独”的内涵相通。
- 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属于较为文雅的书面语。
“狷独”形容的是因性情耿介、洁身自好而甘于或显得孤独不群 的状态或品格。它融合了狷介的清高正直与独处的孤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推崇。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对“狷”、“独”及合成词义的权威解释。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提供古汉语词汇的释义和用例。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 对儒家经典中“狷”的阐释。
网络扩展解释
“狷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词义
“狷独”指洁身自好、独自处世的状态,形容人性格孤傲,不随波逐流,选择保持独立人格的生活方式。
二、单字拆解
-
狷(juàn)
- 本义包含两种特性:
- 耿介正直:如“狷介”形容坚守原则、不妥协的品性;
- 急躁偏狭:如《论语》中“狷者有所不为”的孤高特质。
- 在“狷独”中侧重表达“坚守自我、不妥协”的正面含义。
-
独(dú)
- 指孤独、独立,既有“独自一人”的客观状态,也隐含“不依附他人”的主观选择,如“独善其身”。
三、出处与用法
- 古典文献:
该词出自明代方孝孺《喜修德汝器偕嘉猷至》诗:“狷独莫与徒,有怀欲从谁”,表达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
- 语境特点:
多用于描述文人雅士或隐士的高洁品格,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常见于古典文学或仿古文体。
四、近义与反义词
- 近义词:狷介、孤高、独善
- 反义词:合群、随俗、阿世
“狷独”融合了“狷”的耿直与“独”的独立,强调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精神独立和道德纯净,是古代文人推崇的一种处世态度。如需深入探究,可参考方孝孺原诗及相关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百鍊铅变惑边垒逼水常熟市春桃踔絶淬火打散吊愍鹅掌菜纷缊祓禳高步骨董囊古方豪劲和奸荷兰豆和美鸿覆黄耄昏椓江川翦屠挢发颊食阶层解槖肌腹继火金荷叶锦旋急战可巧宽令拉闲散闷梁架蛎粉墙丽康历乱柳甸率实马蕲没了落黏黐娉币蕉萃权许雀顶撒村世裔思覃私图天值地值悌己人免服崤底詨讹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