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的意思、扶蘇的詳細解釋
扶蘇的解釋
亦作“ 扶胥 ”。1.樹名。《詩·鄭風·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毛 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馬瑞辰 通釋:“《釋木》:‘輔,小木。’小木即木之名。 錢大昕 曰:‘扶、輔聲義皆相近,長言為扶蘇,急言為輔。’其説是也……胥、疏、蘇疊韻,古通用。”
(2).古代兵車上的藩盾。《周禮·夏官·司戈盾》“及舍,設藩盾,行則斂之” 漢 鄭玄 注:“藩盾,盾可以藩衛者,如今之扶蘇與?” 孫诒讓 正義:“雲今之扶蘇者…… 惠士奇 雲:‘蘇與胥古文通,故扶蘇一作扶胥,蓋 秦 漢 間語, 周 之藩盾也。建之乘車,以蔽左右;軍旅會同,前後拒守,在車兩藩,故曰藩盾。’”《六韬·軍用》:“凡用兵之大數,将甲士萬人,法用武衛大扶胥三十六乘……武翼大櫓矛戟扶胥七十二具。”
(3).扶助。《黃庭内景經·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鬥煥明是七元。” 南朝 梁 陶弘景 《華陽頌》:“重離儻或似,七元乃扶胥。”
詞語分解
- 扶的解釋 扶 ú 攙,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攙扶。扶正。扶老攜幼。 幫助,援助:扶養。扶植。扶危濟困。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扶梯。沙發扶手。 姓。 .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蘇的解釋 蘇 (⑧囌) ū 植物名(“紫蘇”或“白蘇”的種子,稱“蘇子”)。 指須頭下垂物:流蘇。 昏迷中醒過來:蘇生。蘇醒。死而複蘇。 緩解,解除:以蘇其困。 特指“江蘇省”、“蘇州市”:蘇劇。蘇繡(蘇州的刺
網絡擴展解釋
“扶蘇”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曆史人物:秦始皇長子
扶蘇(前241年—前210年),嬴姓,秦始皇長子,常稱“公子扶蘇”。其名源自《詩經》“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意為枝葉茂盛的樹木,寄托了秦始皇對其成為明君的期望。
- 性格與政見:為人寬仁剛毅,主張以仁政治國,曾反對秦始皇“坑儒”政策,認為嚴刑峻法會導緻民心不穩。
- 命運結局:因觸怒始皇被貶至上郡監軍,協助蒙恬修築長城。秦始皇病逝後,趙高、李斯篡改遺诏,逼其自盡,年僅33歲。
- 曆史評價:被視為秦朝政治鬥争的犧牲品,後世多贊其賢德,認為若其繼位或可延緩秦亡。
二、漢語詞語釋義
- 植物名
指枝葉繁茂的小樹,出自《詩經·鄭風·山有扶蘇》。
- 古代兵車部件
指兵車上的藩盾(防禦武器),見于《周禮》注解。
- 動詞“扶助”
古漢語中通“扶胥”,表扶持、幫助之意。
三、成語引申義
“扶蘇”在《左傳》典故中引申為“培養有才華的年輕人”。例如孔子扶持魯國公子扶蘇的故事,強調對人才的發掘與栽培。
四、文化寓意
- 名字象征:秦始皇以“扶蘇”為長子命名,既取草木繁盛之意,亦暗含“明辨是非、堪破虛妄”的治國期許。
- 文學意象:後世常以“扶蘇”喻指賢德卻命運多舛的人物,成為悲情英雄的象征。
以上内容綜合了曆史、語言、文化等多維度解釋,如需進一步了解某一方面,可參考對應來源的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扶蘇》這個詞是指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的貴族姓氏,拆分部首為扌和禾,總共6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姓氏。在繁體字中,扶蘇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大緻相同。
以下是《扶蘇》的一些例句:
1. 扶蘇世家,源遠流長。
2. 扶蘇一族在古代享有崇高的地位。
3. 他的名字中有個扶蘇字,說明他有着深厚的家族背景。
一些與《扶蘇》相關的組詞包括:扶蘇世家、扶蘇一族、扶蘇先生等。近義詞可以是:扶蘇氏、扶蘇家族。反義詞目前沒有相關的常用詞彙。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