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ushun] 辽宁省的地级市,中国的主要煤炭和人造石油工业基地之一。位于沈阳东面。面积 10816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675 平方公里,人口 120 万
(1).顺应。《书·皋陶谟》“抚于五辰” 孔 传:“言百官皆抚顺五行之时。”
(2).安抚迁就。《后汉书·应劭传》:“边将恐怖,畏其反叛,辞谢抚顺,无敢拒违。”
(3).安抚归顺者。 唐 于劭 《贺破贼表》:“抚顺讨逆,国之教也。” 明太祖 《赐诚意伯归老青田诏书》:“至如用征四方,摧坚抚顺,尔亦助焉。”
(4).招抚。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二折:“论英雄堪可封侯,凭着他相貌搊,武艺熟,上阵处只显得他家驰骤,都是我几遭儿抚顺的情由。”
(5).犹爱抚。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昼顾瞻以终日,夕抚顺而至晨。”
抚顺作为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源自"安抚归顺"的政治理念。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抚"本义为轻按、慰藉,引申为治理与安定;"顺"指依从、归附,二字组合后最早见于《明史·地理志》,描述明代设立"抚顺千户所"的军事建制,取"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之意(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明史》卷四十一)。
在地名学范畴,现代抚顺市得名可追溯至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敕建抚顺城。清代《盛京通志》记载该地名承载"招抚归顺,边境永宁"的战略定位,印证了汉语词汇与历史地理的深层关联(来源: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库)。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特别指出,该词具备语义演变特征:原始动词义项在当代主要用于史学领域,而作为专有名词已固化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城市的指称(来源: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考证,这种词义固化过程始于1901年抚顺煤矿开发后,地名随资源开发进程完成从军事要塞向工业重镇的语义转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抚顺”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解释,主要分为现代地理名称和古代汉语词义两类:
基本概况
抚顺市是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位于辽宁省东部,东接吉林省,西距沈阳市4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5',北纬41°52',总面积约1.12万平方公里,2024年人口约210万。
经济与资源
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抚顺以煤炭和人造石油工业著称,曾是新中国初期能源供应的核心城市之一。
历史地位
抚顺是清王朝发祥地,1616年努尔哈赤在此建立后金政权(今新宾满族自治县赫图阿拉城),民国时期正式设市,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综合性工业城市。
顺应
出自《尚书·皋陶谟》“抚于五辰”,指顺应自然规律或时势。
安抚迁就
如《后汉书》中“辞谢抚顺,无敢拒违”,表示通过安抚手段平息矛盾。
招抚或爱抚
元代文献中用于军事招降(如《单鞭夺槊》),三国时期曹植《神龟赋》则引申为“爱抚”之意。
以上信息综合了权威网页的释义,若需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或经济数据,可参考相关地方志或统计局资料。
北里冰雕冰奁不厌其烦长蚑承悦痴长出虚恭刺蝥點絢丁中滴屑屑放懒发俏飞誉根垓故端含霜旱云黑土互插既来之,则安之金编金堦咎谪刻敛口机扣人心弦劳惫连璧贲临立地成佛陵弱临界点柳叶眉籙图满额腼汗名宝麛夭纳胯挪腰缥烟前言不搭后语七辰罄穷七言忍死三折肱为良医神凫室宿食玉炊桂属想体育手段通黄童角退处夏管湘山小军机小屈矽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