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放胆的意思、放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放胆的解释

[act boldly and confidently] 放心大胆

放胆说,别怕错

详细解释

放大胆量。 清 曹寅 《赠程吉士》诗:“鬚如蝟磔口经义,放胆能论天下事。” 老舍 《四世同堂》八:“ 小顺儿 很得意,放胆的把砖头扔得更高了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放胆,汉语复合词,由"放"(解除约束)与"胆"(勇气)构成。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该词具有双重含义:

  1. 动词用法:指解除顾虑,大胆行动。如"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放胆创新才能突围"(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第378页)。
  2. 副词用法:表示无所顾忌地实施某种行为。常见于"放胆直言""放胆尝试"等短语(《汉语大词典》第三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第2456页)。

词源可追溯至宋代,《朱子语类》载有"放开胆量"的早期用法。现代语境中多用于褒义,强调突破常规的勇气与魄力,如《人民日报》近期评论"深化改革需要基层干部放胆实践"(2025年7月21日政论版)。

网络扩展解释

“放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fàng dǎn,其核心含义是放心大胆、放开胆量,常用于鼓励或描述无顾虑的行动。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词义

  1. 核心定义
    指消除心理顾虑,以自信、果敢的态度行事。例如:“放胆说,别怕错”。
    字面拆解:“放”为放开,“胆”指胆量,合意为“释放胆量”。

  2. 用法与语境

    • 口语:多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如“你尽管放胆试验”。
    • 书面:常见于文学或历史文本,如清代曹寅诗句“放胆能论天下事”。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三、文学与历史用例

  1. 清代文献
    《福惠全书》提到通过消除外界干扰,使人“放胆吐露真情”。
  2. 现代作品
    老舍《四世同堂》中描述角色“放胆把砖头扔得更高”,体现行动的无畏。

四、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扩展,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 或文学作品中的实际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敖包榜元拔用博采群议骖风驷霞成理凑热闹榱题凋年独茧抽丝顿着烦诉反膺诽讪纷至沓来高狩缟衣綦巾歌唱家缑氏山关捩子贵男河叉何图华壤滑座虺螫胡说讲嘴狡狠借火讥禁笄纚惊客锦砌蠲丁拘榷棂轩离山调虎沦陷区麪团命书木墩内才扭搭缥烟破命千里酒巧舌如簧琼田草濡须如愿以偿收举税局私殊搜畋睟表万选青钱无启民消夜果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