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衣白冠的意思、缟衣白冠的详细解释
缟衣白冠的解释
白色衣冠。凶服。 汉 刘向 《说苑·指武》:“ 赐 愿著縞衣白冠,陈説白6*刃之间,解两国之患。”《孔子家语·致思》所载,与此略同。 王肃 注:“兵,凶事。故白冠服也。”
词语分解
- 缟衣的解释 .白绢衣裳。《礼记·王制》:“ 殷 人哻而祭,縞衣而养老。” 郑玄 注:“ 殷 尚白而縞衣裳。”《列子·黄帝》:“ 子华 之门徒皆世族也,縞衣乘轩,缓步阔视。”.用以比喻洁白的梅花或羽毛。 宋 苏轼
- 白冠的解释 白色帽子。丧服。 汉 刘向 《说苑·敬慎》:“ 孙叔敖 为 楚 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麤衣,冠白冠,后来弔。”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缟衣白冠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缟衣白冠”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使用场景在不同文献中有一定差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字面意义:
“缟衣”指白色衣服,“白冠”为白色帽子,合指白色衣冠。
- 象征意义:
- 据汉典等权威资料,它最初表示“凶服”,常用于战争或凶事场合(如《说苑·指武》中子贡请战时的穿着)。
- 另一说引申为“品德高尚、仪表端庄”,可能源于古代官员仪仗服饰的庄重形象。
2.出处与典故
- 文献记载:
- 汉代刘向《说苑·指武》记载,子贡(端木赐)在劝解吴越之战时“著缟衣白冠”,以示参与凶事的严肃性。
- 《孔子家语·致思》中也有类似描述,王肃注解称白冠为“兵凶之事”的服饰。
3.不同解释的关联
- 凶服说:白色在古代象征凶丧或战争,故“缟衣白冠”常用于表达对严肃事件的郑重态度。
- 品德引申说:可能因白色衣冠的洁净感,被后人赋予“高洁品行”的象征意义,但此用法较少见于经典文献。
4.使用场景
- 原意多用于描述战争、凶事中的服饰或郑重场合;
- 引申义则可用于赞美人品行端正,但需注意语境差异。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说苑》《孔子家语》等原文,或参考汉典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缟衣白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人的服饰和外貌的。"缟衣"指的是白色的衣服,"白冠"则是指戴着白色头冠。由此可以理解为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白色头冠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缟衣白冠》的拆分部首为"衣"和"冠",其中"衣"的部首为"衤","冠"的部首为"冖"。
来源:
《缟衣白冠》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诗经》,具体出处为《诗经·大雅·瞻卬》。
繁体字:
《缟衣白冠》的繁体字为《縞衣白冠》。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汉字的字形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因此《缟衣白冠》这个词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句:
他穿着一身缟衣,头上戴着白冠,看起来十分庄重。
组词:
缟衣、白冠、白衣、冠冕、丝缎、华服等。
近义词:
素裳冠冕、白衣素冠、白衣青冠。
反义词:
黑袍蓝衫、赤裸头、丑衣脏冠。
别人正在浏览...
边衆薄曲曹洞宗长命缕陈器笞辱虫彩蝩虫吹胡子瞪眼刺配鏦鏦粗丑待沽等曹典理洞悉讹本屙屎恶意饭牛歌繁枝细节分泥付诸洪乔干光高凤高剑父公酒关弓盘马故第家史兢怀进退消长决鬭俊达开土空门面口沫阑胡老井利端柳芽露立緑腰民信局男色平字强本弱枝千里印秋练却去适可而止数伤丝牵肃让铁氧体托物陈喻为容温汤谢功曹袭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