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旧时私人经营的,以投递信件、包裹,办理汇兑等为主要业务的机构。约起源于 明 代 永乐 年间,流行于沿 江 、沿海及 运河 沿岸城市。 清 代 道光 至 光绪 年间最盛。1896年 清 政府正式设置邮政后,逐渐淘汰。
(2).侨批局的旧称之一。经营华侨附有信件的汇款的行业。
民信局是中国古代民间自发形成的邮政服务机构,主要存在于明清时期,承担民间信件、包裹及小额银钱的传递业务。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以下四方面:
民信局是民间私营的通信组织,诞生于明代永乐年间(15世纪初),兴盛于清代,直至清末官办邮政建立后逐渐衰落。其出现填补了官方驿站仅服务官府文书的空白,满足了商民通信需求。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民信局”指“旧时由商人经营的以递送信件、包裹以及汇兑为主要业务的机构”。
民信局采用特许经营与连锁代办结合的模式:
民信局被视为中国近代邮政的雏形,其网络覆盖推动了中国早期商业信息的流通。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设立“大清邮政官局”,逐步通过行政手段整合民信局,至1930年代被完全取代。
补充说明:
“民信局”在文献中亦作“民局”,《清史稿·交通志》载:“民局者,商民私立行栈,以通各省信件者也。”其名称中的“信”字强调“信用”与“信息传递”双重属性。
参考资料来源:
民信局是中国古代至近代的一种私营通信机构,主要承担信件、包裹投递及汇兑等业务。以下是详细解释:
民信局是私人经营的民间通信组织,其核心业务包括投递信件、运输包裹、办理汇兑等。根据记载,民信局约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最初服务于商人群体,并在沿江、沿海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来。
1896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国家邮政系统后,民信局逐渐被淘汰。其私营性质与分散运营模式难以与官办邮政竞争,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民信局作为中国古代民间通信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商业发展对信息传递的需求,也为近代邮政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基础。如需了解更多案例(如天津民信局名称),可参考来源。
奥渫不显山,不显水柴桑翁长春不老抄名充栋盈车仇雠存抚殜殜第二人东河髶髦放量風月債甘贵高唐钩鈲关门落闩衮黼和爱河臣换文花翘葫芦依样挟藏酱坊绞缠脚头结欢静街荆莽金声掷地究险亏折邻女鹿迒罗锦露衣贸籴面如冠玉篷樯起斋屈尽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山樵圣裔诗伯谁寻蜀犬吠日索客提调彤辇推历唾手外扬危亡关头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无明业火笑戮徯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