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告麻的意思、告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告麻的解释

宣读麻词。 唐 宋 时诏书用黄、白麻纸书写,故称之为麻词。《新唐书·崔铉传》:“昕旦告麻,大雾塞廷中,百僚就班脩庆,大风雨雹,时谓不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告麻是古代中国官职任命制度中的特定术语,指官员接受以麻纸书写的诏书,正式就任重要职务的仪式。其核心含义与唐宋时期的任官制度密切相关,具体解析如下:


一、字义与制度背景

  1. “麻”指麻纸诏书

    唐宋时期,皇帝任命宰相、节度使等重臣时,诏书以黄白麻纸书写,称为“宣麻”。此制源于汉代“诏书用玺封以武都紫泥”,至唐改为麻纸。

    《梦溪笔谈·卷一》载:“唐制,自宰相以下,初命皆无宣召之礼,惟学士宣麻。”

  2. “告”为宣告、受命

    “告麻”即宣告麻制诏书,官员通过此仪式正式接受任命。《宋史·职官志》明确“凡制敕所出,必自中书,宣奉行于门下,而后由尚书省颁于有司”。


二、仪式流程与象征意义

  1. 宣麻仪式

    由翰林学士宣读麻纸诏书于朝堂,百官列班聆听,受命者需跪拜谢恩,仪式庄重。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王言之制有七……宣麻,所以告大号令于天下。”

  2. 权力象征

    麻纸诏书代表皇权直接授职,常见于宰相(同平章事)、枢密使等要职任命。如《宋史·职官志》记:“拜宰相曰‘宣麻’,授枢密使曰‘降麻’。”


三、词义演变与典籍例证

  1. 唐宋文献中的用例

    • 欧阳修《归田录》:“每朝廷除官,密院唯宰相、枢密使宣麻。”
    • 《资治通鉴·唐纪》:“上遣中使告麻于行营。”
  2. 后世引申

    明清时期虽废麻纸制,但“宣麻”“告麻”仍用于代指高官任命。如明代《万历野获编》称:“今制,拜相但称‘宣麻’。”


四、学术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释义

    “告麻:指以麻纸书写诏书,宣告任命宰相等重臣。”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3卷第124页。

  2. 《梦溪笔谈》考据

    沈括详载唐宋麻纸诏书制度,为研究核心文献。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梦溪笔谈》,2016年。

  3. 《宋史·职官志》制度记载

    明确宋代宣麻流程与官职范围。

    来源:中华书局《宋史》点校本,1985年。


结论:“告麻”是唐宋官僚制度的专有术语,既体现诏书载体的物质特征(麻纸),又承载权力授予的礼制内涵,为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符号。其释义需结合典章制度与历史语境方能完整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告麻”是唐宋时期与诏书宣读相关的术语,其含义及背景如下:

1. 基本释义 指宣读以麻纸书写的诏书。唐宋时期的诏书通常用黄麻纸或白麻纸书写,因此这类诏书被称为“麻词”,宣读过程则称为“告麻”。

2. 历史背景

3. 词义延伸 “告”在此指公开宣告,“麻”则特指麻纸诏书,整体强调官方文书的权威性和仪式性。

示例参考: 《新唐书》中“昕旦告麻,大雾塞廷中”描述的场景,反映了当时宣读诏书的严肃性与天象预兆的关联。

注:该词现代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历史文献研究。若需更详细古籍例证,可参考的高权威性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拜奥礼板职宝券别董大蹩躠博临残芳潮流赤股黜邪崇正殂化大奸达孝颠顔而今而后方长宜佛偈讣电陔兆涵沈恒碣花晨教帖吉驾絶壑冷藏库粮廪列峙陵轹灵檀厉鸷贸籴冒昧煤斤闷腾腾谜语慕用辇席跑起来遣信清宁全节戎节蜃阙射贴摄选水师鼠雀讼谍颂鲁索酒踏访腾跃天保条贯頽敝魏巍沃田无论如何无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