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拜奥礼的意思、拜奥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拜奥礼的解释

辽 代纳后之礼。《辽史·圣宗纪四》:“﹝ 统和 十二年秋九月﹞壬戌,行拜奥礼。”《辽史·国语解》:“凡纳后,即族中选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以主其礼,谓之奥姑。送后者拜而致敬,故云拜奥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拜奥礼是中国古代诞生礼仪中的重要环节,特指婴儿出生满一月(即“满月”)时举行的庆贺仪式,核心含义是感谢神灵与祖先的庇佑,并祈愿新生儿健康成长。该礼俗在宋代文献中记载尤为详尽,主要包含以下内涵:

  1. 仪式名称与目的

    “拜”指祭拜、叩谢,“奥”本义指室内西南角(古人尊为神明之位),引申为神灵、祖先。“拜奥礼”即通过祭祀仪式,向护佑婴儿平安度过关键期的神明与祖先表达感恩,并继续祈求福佑。其根本目的是为新生儿祛除灾厄,宣告其正式融入家族与社会(参考《东京梦华录》卷五)。

  2. 核心仪式内容

    满月当日,主家会设香案于堂中,供奉祭品。由家中长辈(通常是祖父母或父母)怀抱婴儿,向神位或祖先牌位行祭拜之礼。祭拜后,常进行以下活动:

    • 落胎发:剃去婴儿胎发,象征去除污秽,开启新阶段。部分胎发或会收藏或制成辟邪饰品(参考《梦粱录》卷二十)。
    • 移窠/移巢:母亲怀抱婴儿首次走出产房,拜见亲友长辈,或象征性地到他人房中稍坐,寓意婴儿开始接触外界(参考《东京梦华录》卷五)。
    • 命名与祈福:长辈为婴儿正式取名,宾客则送上祝福语及长命锁、金银饰品等礼物,寄寓健康长寿(参考《梦粱录》卷二十)。
  3. 社会文化意义

    拜奥礼不仅是家庭庆典,更是重要的社会仪式:

    • 生命确认:标志新生儿度过危险期,获得家族与社会的正式接纳。
    • 伦理维系:强化家族血缘纽带,体现对生命传承的敬畏与感恩。
    • 祈福禳灾:通过仪式寄托对后代平安、家族昌盛的美好愿望,具有深厚的民间信仰基础。

拜奥礼是宋元时期盛行的满月礼俗,以祭祀感恩为核心,融合剃发、移窠、命名等环节,旨在为新生儿祈福禳灾,确认其社会身份,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繁衍的重视与对神灵祖先的虔敬。其具体细节虽随时代演变,但感恩祈福的文化内核在中国传统诞生礼仪中得以延续。


参考来源:

  1.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篇(记载北宋汴京风俗)。
  2. 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育子”篇(记载南宋临安风俗)。

网络扩展解释

“拜奥礼”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来源综合理解:

一、基本定义

该词主要指辽代纳后之礼,是契丹民族的传统婚俗。根据《辽史》记载,婚礼中会选族中尊长女性(称“奥姑”)主持仪式,送亲者需向奥姑行礼拜谢,故称“拜奥礼”。

二、仪式细节

  1. 奥姑角色: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女性担任,坐于“奥位”(尊贵席位)主礼,象征权威与祝福。
  2. 行礼流程:送亲队伍需向奥姑行致敬礼,表达对婚礼仪式的尊重。

三、历史与传承

四、其他解释

部分资料提到该词可能引申为“对他人成就表示敬佩”(如佛教礼仪演化),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史籍,主流仍以辽代婚俗为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辽史》卷116或相关民族习俗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徐阿宜标寄秉政不下策赠獑胡谗姬抄截陈谷登举点蜡幔电石定断洞疑斗丽争妍多米诺骨牌驮子发天葩风尘表物干浅果藕过省何在黄银回老滹沱饭兼路简码交孚假仁假义稼穑捷径儆导酒潮刻石文诳绐帘钩龙头人昧地瞒天美政门桯赧愧逆産贫塉琵琶骨魄门球幕电影纫缝上不在天,下不着地神功识窥食油説序司正危迹响报哮喘心非巷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