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戎节的意思、戎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戎节的解释

兵符。引申指兵权。 唐 韩愈 《乌氏庙碑铭》:“授我戎节,制有壃墟。” 唐 元稹 《莺莺传》:“廉使 杜确 将天子命以总戎节,令於军,军由是戢。”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戎节”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解释

“戎节”指兵符,即古代调遣军队的凭证。该词由“戎”(军事、兵器)和“节”(符节、凭证)组合而成,强调军事领域的权力象征。

二、引申含义

在唐代文献中,“戎节”被引申为兵权,表示对军队的指挥权。例如:

三、字义分解

  1. 戎(róng):

    • 本义为兵器、武器(如“兵戎”);
    • 引申为军事或军队(如“戎马”“投笔从戎”);
    • 亦指中国古代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2. 节(jié):

    • 原指竹木的分段处,后扩展为符节、节制等含义;
    • 在军事语境中特指符节凭证。

四、补充说明

“戎节”多用于唐代文献,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军政术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意义始终围绕军事权力的象征与行使展开。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例证或历史背景,可参考《乌氏庙碑铭》《莺莺传》等唐代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戎节的意思

戎节是指古代战争时期的一种节日,又称为军功节。在中国古代,士兵们在取得战功后会举行庆祝活动,以表彰军功并鼓舞士气。因此,“戎节”一词也常用来表示战争或军事节日。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戎节的拆分部首是“戈”,部首也即是一个汉字的第一个偏旁,可以帮助理解字义。戎节的部首“戈”,象形地表示了战争、戈矛等含义。

笔画数上,“戎节”共有9个笔画,可以通过这些笔画来书写和辨认这个字。

来源

“戎节”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这部古代文献中。它记录了周朝时期国君祭祀祖先的一些节日,其中包括戎节。后来,这个词逐渐固定为古代战争的节日。

繁体

在繁体字中,“戎节”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区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有所不同。对于“戎节”这个词,古时的写法略有差异,但整体结构和意义并没有改变。

例句

1. 在古代,戎节是一种庆祝胜利的活动。

2. 每年的戎节,学校会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

组词

戎节会、戎节庆、戎节歌舞、戎节战功、戎节之喜

近义词

军功节、战争节

反义词

和平日、安宁日

别人正在浏览...

阿母薄唇轻言豹侯辨雪鼻珠擦肩阐抉焠儿存亡安危顶杆端谅废饰沸水風清弊絶凤翣扶助高心关应过以和从奸谲践土碱土监院金跃济弱扶倾吉他鸡香絶甘分少俊群竷竷款款深深亏全拉扯累封理策陋俚灭祀末疾模矱喷香兽七觉琼瑛全乎赛例杉木麝粉神藉帅厉衰统耸肩天遂人愿舔舕铁炭頽山脱皮儿裹剂尾生无违五脏六腑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