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暴殄天物的意思、暴殄天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暴殄天物的解释

[reckless waste of natural resources] 任意糟蹋东西

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书·武成》

详细解释

(1).残害灭绝万物。《书·武成》:“今 商王 受 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孔 传:“暴絶天物,言逆天也。” 孔颖达 疏:“普谓天下百物,鸟兽草木,皆暴絶之。” 唐 陈子昂 《为副大总管屯营大将军苏宏晖谢表》:“ 契丹 凶狡,敢窃边陲,毒虐生灵,暴殄天物。” 明 詹同 《出猎图》诗:“君不见暴殄天物焚 咸 丘 ,画师之笔学《春秋》。”

(2).任意糟蹋东西。《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王涯 丞相听罢,叹道:‘我平昔暴殄天物如此,安得不败?’”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论简帖用白纸》:“一拜帖五字,而用纸当三釐之价,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 萧红 《桥》:“呀!这是吃的呀,你这小败家子!暴殄天物……还不懂得是吃的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任意糟蹋珍贵资源或天生万物。该词最早见于《尚书·武成》记载的商纣王暴行:"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其中"暴殄"意为灭绝性毁坏,"天物"指自然界生物。

从构词法分析:"暴"表示残暴、过度,"殄"为灭绝之意,"天物"可理解为自然馈赠的物资。四字组合形成递进式批判,强调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消耗行为。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批评浪费粮食、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如"收割前暴雨使万亩麦田霉变,实属暴殄天物"。

权威典籍《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残害灭绝万物",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补充强调该词"现多比喻任意浪费、糟蹋东西"。在实际语境中,既可用于具体实物浪费(如倒掉尚可食用的饭菜),也可引申指人才埋没等抽象资源浪费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ào tiǎn tiān wù,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如下:

1. 释义


2. 出处与典故


3. 语义演变


4. 用法与示例


5. 相关建议

该成语常用于警示珍惜资源、避免浪费,尤其在环保、节俭等主题的语境中适用。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尚书》或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爱鹤失众爊炕帮子标令宾将不平等条约不胎孩苍鹰蝉儿承浆春脚慈明无双带鞓大楼打蔫儿递衣短歌行蹲守蠹箧发悬梁工祝孤桐禾束黄金入柜回老蹇浐骄华角鲤寂寞久等君子竹开浚铿戛袴褶岚彩乐战飉戾离流丽泽履武履崄旁眺媲迹疲民普特岖崟礽孙社宗十七八手稍授时输转腾辞调光同居頽圮脱簪外成万安芗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