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名。下唇中央的凹陷处。《释名·释形体》:“口下曰承浆。浆,水也。”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承浆,一名天池,在颐前唇之下,足阳明、任脉之会。”
“承浆”是一个中医学术语,主要指人体面部的一个穴位,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承”意为承受,“浆”指水液或水土混合物。该穴位因任脉的冷降水湿与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而得名。
位于面部颏唇沟(下唇与下巴之间的凹陷)正中处,是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
解剖结构
穴位深层为口轮匝肌和颏肌,分布有下唇动、静脉分支及面神经下颌支、颏神经分支。
主要作用
承浆穴常用于治疗口部及面部疾病,如口眼歪斜、齿龈肿痛、流涎、面肿等。
还可缓解暴喑(突发性失语)、癫痫,并参与调节消渴(糖尿病相关症状)。
配伍应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穴位配伍或临床应用,可参考中医典籍或专业针灸资料。
《承浆》(chéng jiā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来接纳或传送浆液的器具”。在古代,承浆指的是一种用来装载酒、浆液等饮料的容器。
承(chéng)是由手部偏旁额和寸部偏旁丁组成,寸表长,额表手掌。浆(jiāng)是由水部偏旁氵和匕部组成,氵表水,匕表匕首。
《承浆》在小篆演变而来,并成为隶书、楷书的汉字。它的形状与实际的承浆器具相似,有承载液体的容器形象。
《承浆》的繁体字为「承漿」,将浆的部分换成了漿,但字义和意思相同。
在古代,承浆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体形态与现代相似。古代写法较为手写,个体变化较多。
1. 将酒倒入承浆中,等待客人品尝。
2. 他端起承浆,向大家敬酒。
承浆木(chéng jiāng mù):用来制作承浆的木材。
酒杯、酒杖、酒盏(jiǔ zhǎn)。
酒壶、酒罐、酒坛(jiǔ tán)。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