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艾炷的意思、艾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艾炷的解释

揉艾制成锥形的颗粒,谓之“艾炷”。中医用以灸疗疾病。《北史·酷吏传·李洪之》:“ 洪之 志性慷慨,多所堪忍。疹病灸疗,艾炷围将二寸,首足十餘处,一时俱下,言笑自若。” 唐 韩愈 《谴疟鬼》诗:“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艾炷是传统中医艾灸疗法中使用的专用器具,指将干燥艾叶加工成绒状后紧压制成的圆锥形或圆柱形燃烧体。该词由"艾"与"炷"二字复合构成:"艾"即菊科植物艾草(Artemisia argyi),《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其具有温经散寒的药用价值;"炷"为形声字,《说文解字》释其本义为"灯中火主",后引申指可燃烧的柱状物。

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官网显示,标准艾炷直径约0.5-1.5厘米,高度1-1.5厘米,制作时需选用农历四五月采摘的陈年艾叶,经反复晾晒、杵捣、筛拣等十二道工序制成纯净艾绒。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详细记载:"艾炷灸百病,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版卷15),现代研究证实燃烧艾炷产生的近红外辐射可穿透皮下组织达10毫米。

根据《针灸技术操作规范》(GB/T 21709.1-2008)国家标准,临床使用艾炷时需根据病症选择直接灸(着肤灸)或间接灸(隔姜灸等),单次治疗常用3-7壮,每壮燃烧时间约3-5分钟。该疗法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网络扩展解释

“艾炷”是中医灸疗中的专用术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艾炷指用艾绒手工或机器制成的圆锥形小团,用于灸法治疗。每燃烧完一个艾炷称为“一壮”。古代医籍如《北史·酷吏传》和唐代韩愈诗中均有记载,如“艾炷围将二寸”“灸师施艾炷”等描述。

二、制作与规格

  1. 制作方法
    传统手工制作是将艾绒捏成锥形,现代可用金属模具压制成型,使艾炷更紧密均匀。
  2. 大小分类
    • 小炷:如麦粒大,多用于直接灸(直接接触皮肤)
    • 中炷:如半截枣核大(高约1cm,底径0.8cm,燃烧3-5分钟)
    • 大炷:如半截橄榄大。

三、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中医灸法,通过燃烧艾炷刺激穴位,达到温通经络、祛寒除湿等疗效。根据病症选择不同大小的艾炷,如小炷常用于敏感部位或虚弱患者。

四、补充说明

个别文献(如)提到“艾炷”被引申为对美德的赞美,但此用法在医学语境中极为罕见,主流含义仍为灸疗工具。

别人正在浏览...

安步百巧成穷炳文不容侧不楞禅思撑得慌成算在心淳质地祇坛豆牙菜二郗凤彩奉公克己風木之思俛首赋质伏奏公羊学派构筑物关中国务卿海洋好问荒陬缓期溷然贱卑讲亭架子花脸积毁销金积业馈贻墨海睦爱频伽千里寄鹅毛轻讽濡浃上下打量山牌沙钱省略圣寿神昏实事求是书禀书押司辰宿疹统会望版枉费唇舌晩就微恉文弱书生雾幕夏令时亵越息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