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荒陬的意思、荒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荒陬的解释

荒远的角落。 晋 左思 《吴都赋》:“其荒陬譎诡,则有龙 * 蒸。” 唐 元稹 《蛮子朝》诗:“西南‘六詔’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 清 方苞 《书<熊氏家传>后》:“破家亡身,残其支体者,荒陬小邑必有数人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荒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文学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词素构成和典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词素构成解析 该词由"荒"与"陬"组合而成:

  1. 荒:《说文解字》释为"芜也",本指未开垦的田地,引申为偏僻、荒凉之意。在构词中多作形容词性语素,如"荒郊""荒岛"。
  2. 陬:《玉篇·阜部》注"隅也",原指山脚或角落,《史记·历书》"月名'毕聚'"司马贞索隐引《尔雅》"正月为陬",后泛指边远之地。

二、典籍用例举证 此词最早见于六朝文献,成熟于唐宋诗文中:

三、现代语义定位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第7册第543页定义为:"荒远偏僻的角落",包含三重语义特征:

  1. 空间距离:远离政治/经济中心的地理位置
  2. 人文状态:未经充分开发的自然环境
  3. 文化隐喻:常与"蛮夷""未化"等概念形成互文

四、应用语境特征 该词多出现于书面语体,常见于:

  1. 历史地理著作中标注古代边疆区域
  2. 游记文学渲染探险氛围
  3. 政论文章强调区域发展差异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在线版;《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荒陬”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偏僻荒远的角落或地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引证与用法

三、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吴都赋》《蛮子朝》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碧涟博换不禁不可言喻昌衢冲力绸缪帷幄鹑结处置徂龄大将军弹壳抵补顶头风第一产业房御风措抚怀赶紧宫神共允古装哈话好去萑泽胡芦加餐角戏就和极眼居错俊力军权掬壤卡白亢满可怜巴巴冷金零族立绒论撰没面蒙古木简逆阉朋侪剖卵仆姑阮家屐三夫人设科诗鬼树阙坛卷题扇桥投石驼肩维艰小凤洗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