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驾的意思、息驾的详细解释
息驾的解释
(1).停车休息。《列子·说符》:“ 孔子 自 卫 反 鲁 ,息驾乎 河 梁而观焉。”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2).借指栖隐。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宋 曾巩 《隆中》诗:“ 孔明 方微时,息驾 隆中 田。”
词语分解
- 息的解释 息 ī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 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繁殖,滋生:休养生息。滋息。 音信:消息。信息。 儿女:子息。 利钱:息
- 驾的解释 驾 (駕) à 把车套在牲口身上,使拉(车或农具):驾车。驾辕。 古代车乘的总称,亦特指帝王的车,转指帝王:车驾。法驾(帝王车乘的一种)。 使开动,操纵:驾驶。驾机。驾驭(亦作“驾御”)。 在……上面
专业解析
“息驾”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书面语或历史语境中。其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义两方面理解:
-
本义:停车休息
- 字义分解:
- 息: 本义指气息,引申为停止、休息、歇息。《说文解字》:“息,喘也。”段玉裁注:“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 这里取其“停止、休息”之意。
- 驾: 本义指把车轭套在马身上,引申为操纵车马行进,也代指车马或车乘。《说文解字》:“驾,马在轭中。” 这里指车马之行。
- 合成义: “息驾”即“停止驾车(马)”,指让行进中的车马停下来休息。这是该词最直接、最核心的含义。
- 例证: 此义在古文献中常见。如三国魏·曹植《美女篇》:“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路上的行人因此停车休息,休息的人因此忘了吃饭)(引自汉典 zdic.net 对“息驾”的释义及例证)。
-
引申义:停止奔波;止息;归隐
- 引申基础: 由“停止车马之行”这一具体动作,可以抽象化、隐喻化。
- 引申义一:停止奔波、劳碌。 指从繁忙的事务、旅途或人生追求中暂时或永久地停下来休息、放松。强调从动态奔波状态转为静态休息状态。
- 引申义二:止息、安顿。 更侧重于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不再移动或活动。
- 引申义三:归隐、退隐。 这是更深层次的引申,指从仕途、名利场或世俗纷扰中抽身退出,过隐居生活。常带有主动选择、寻求安宁的意味。
- 例证: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其中虽未直接出现“息驾”,但其描述的归隐田园生活状态,常被后世理解为一种精神上的“息驾”。其思想与“息驾”的引申义相通)(参考国学大师网 guoxuedashi.com 对陶渊明及其作品背景的阐释)。
- 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三·诗丙·招隐诗二首》李善注引王逸《楚辞注》曰:“息驾,喻隐士也。”(此注明确将“息驾”与隐士身份联系起来)(汉典 zdic.net 在“息驾”词条下引用了此注)。
用法特点:
- 书面语色彩浓厚: “息驾”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几乎不用,主要出现在书面语、古诗词赏析、历史叙述或仿古文章中。
- 多用于描述行为或状态: 既可以指具体的停车动作,也可以形容抽象的停止奔波或归隐状态。
- 常带有闲适、安宁的意味: 无论是本义停车休息,还是引申的归隐,通常都包含一种寻求或获得平静、远离喧嚣的意境。
“息驾”的核心意思是停车休息。其引申义包括停止奔波劳碌、止息安顿,以及更深层次的归隐退隐。它是一个具有浓厚书面语色彩和古典意蕴的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息驾”是汉语中的古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
停车休息
指停下马车或车驾暂作歇息。例如《列子·说符》中记载“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曹植《美女篇》亦用“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形容女子美貌令人驻足。
-
借指栖隐
引申为退隐闲居的生活状态。陶渊明在《饮酒》诗中写道“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表达归隐田园的意向。
二、用法与语境
- 文学色彩:多用于古典诗文,现代口语中较少出现。
- 情感倾向:第二层含义常隐含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如陶渊明诗句中的淡泊心境。
需注意,该词在现代使用中更偏向书面化表达,日常交流中可用“停车休息”“隐居”等替代。
别人正在浏览...
饱谙世故驳炙才高七步禅门崇明吹气胜兰漼然悴容点文定评仿生化学凤膺風月門庭萯阳高翔远翥格天光灵纶巾诡僿规益归狱荷花淀黑板报褐色浣花价末矫变叫头嗟痛截途禁得均沾类兰若良工两街躐窃灵剑翎羽六铢庐宅瞒然美徵木履慕斅群独三九天山蛮蛇腹断纹释例尸盟素丝天父铁饼土地菩萨涂归瓦兽尾箕详窥贤人酒小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