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精细的饭食。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鸟聚兽散,巢栖穴窜,毛血是茹,结草斯服,入无六亲之尊卑,出无阶级之等威,未若庇体广厦,稉粱嘉旨,黼黻綺紈,御冬当暑,明辟莅物,良宰匠世,设官分职,宇宙穆如也。”
“稉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稉粱”拼音为jīng liáng,原指精细的饭食,特指优质的小米或其他谷物加工后的精美食物。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来源中一致,如《抱朴子·诘鲍》中提到的“稉粱嘉旨”,即用“稉粱”形容上等饮食。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诘鲍》,原文通过对比原始生活与文明社会的饮食差异,用“稉粱”象征富足与礼制。
例句:
“未若庇体广厦,稉粱嘉旨。”(《抱朴子·诘鲍》)
部分资料(如)提到“稉粱”可形容人的品质或能力出众,但这一用法较为罕见,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引申。需注意,此解释在古籍中未明确出现,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抱朴子》原文或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
《稉粱》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禾和米,总共有19个笔画。它的意思是满仓满粮,指丰收或丰产。
这个词源于古代农业文化,禾代表农作物,米代表粮食。稉指的是籽实饱满的禾本科作物,粱则指的是优质的稻子。合在一起来形容满仓满粮的意思。
在繁体汉字中,稉字采用了「稻」的形状,而粱字则保留了其原始的形态。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稉字的结构由上至下分别是:穗、身、舟和谷。而粱字则是由禾、田、舟和谷这四个部分构成。
以下是一些使用《稉粱》这个词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稉粱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总结:
《稉粱》这个词意指满仓满粮,源于古代农业文化。它的拆分部首为禾和米,共有19个笔画。繁体中稉采用「稻」的形状,粱保留了原始形态。古时汉字写法中,稉由穗、身、舟和谷构成,粱由禾、田、舟和谷构成。一些例句展示了该词的正确用法。此外,还有一些与稉粱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供参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