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撫封的意思、撫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撫封的解釋

據有封地。《左傳·成公十一年》:“昔 周 克 商 ,使諸侯撫封。” 杜預 注:“各撫有其封内之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撫封,漢語複合詞,由“撫”與“封”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

  1. 本義溯源

    “撫”取《說文解字》中“安也”之意,指安撫治理;“封”源自甲骨文象形字“植樹為界”,《周禮》記載“制其畿方千裡而封樹之”,引申為疆域領土。二者組合後,初見于唐代文獻,特指官員對轄區的治理與邊疆安定,如柳宗元《嶺南節度使飨軍堂記》載“撫封禦戎,肅肅邕邕”。

  2. 語義延伸

    宋元時期詞義擴展,既保留治理疆域的基本義(如《宋史·職官志》載安撫使“撫封綏靖”),又衍生出“守護祖先封地”的宗族責任概念,明代《徐霞客遊記》中“世撫封疆”即屬此用法。

  3. 現代應用

    當代語言體系中,該詞主要用于曆史文獻研究與文學創作領域,如中華書局《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标注為“治理邊疆”的書面雅語。

引用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撫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據有封地,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撫封”指諸侯或貴族實際掌控并治理所分封的領地,強調對封地的統治權。例如《左傳·成公十一年》記載:“昔周克商,使諸侯撫封”,杜預注:“各撫有其封内之地”。

2.出處與用法

3.常見誤解

部分資料(如)将“撫封”解釋為“撫慰、安慰”,但根據權威文獻(如、)及曆史語境,此解釋與“據有封地”的原始含義不符,可能是現代誤讀。

4.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政治制度,如分封制中諸侯的權力範圍,或曆史文獻分析。例如:“龍紀元年,武皇因撫封于上黨”(引文)。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杜預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阿迦嚧香百無所成碧沈不祥蠶缫層楹蟬腹龜腸敞平成果的颡典厚疊金黃丢抹動量守恒定律冬裝法元分道風化風裘封植複辟公斷光滑故府诃斥宏旨環環寰球火犁獲民匠營嚼腭搥床君道浚哲麗漢李摩雲龍書案渌醑痝雜蠻貉泙湃瓢冠堡聚千長謙益侵越秋女忍辱負重閃跳設心處慮拾才室授説好説歹螳蜋天冠頹山土漿萬字頂頭巾蛙聲小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