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micolony] 名义上独立,实际上受外国控制的国家
指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自从世界资本主义入侵 中国 以后,腐朽的 中国 封建社会即逐渐解体而沦为半殖民地。” 冰心 《再寄小读者》八:“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一个一个地独立起来了。”
半殖民地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概念,指一个国家在形式上保持主权独立,但实际上政治、经济、军事等核心领域受外国势力控制的特殊社会形态。该词由"半"和"殖民地"复合构成,其中"半"表示不完全性,"殖民地"指完全丧失主权的被统治地区。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半殖民地特指"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的国家"。这种状态表现为三个典型特征:
该概念最早见于列宁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经中国共产党理论家系统阐述后成为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核心范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明确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间,中国社会性质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38. 李侃. 中国近代史(1840-1919)[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4:107-112.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626-630.
“半殖民地”是一个历史政治术语,指形式上保持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际受外国控制的国家或地区。以下是详细解释:
半殖民地国家名义上拥有主权,但实际主权不完整。其政府往往依附于帝国主义势力,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方式,使国家资源被外国掠夺,政策受外部干预。例如中国近代因《南京条约》等丧失关税自主权,海关被外国控制。
完全殖民地(如英属印度)无独立政府,由殖民者直接统治;半殖民地则保留名义政府,但主权受限。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国家案例或历史条约影响,可参考搜狗百科(-2)及历史研究文献。
哀默把猾颁秩禀谷蔽贤跛脚脖领子漕耗谗蛊禅慧乘电逞妍鬭色诚壹春直次辅雌霓瘁音等为攧钱帝里动嚲窦车骑豆肉独树一帜读衆方员可施分数概括各个击破耕当问奴光前寒蛩恒碣火赤江国灵飈谩夸门奖匿悃篷船破谜欠勤青莲道士顷然人面鬼心商号筮卦失听手灵书带叨扰通莹望妇堠辋幰完锐魏车委照吴台小业种瑕弃